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8-07-30 09:52

錢進槓反型 宜短進短出

槓反ETF風險舊聞重提。法人指出,槓反ETF由於報酬型態不同於一般投資人認知,交易資格上,皆有券商說明須具備信用交易資格等適格性條件,至於實際投資,本來就應掌握交易工具的運作邏輯,否則報酬與想像往往出現落差。
槓反ETF是2014年問世,當時基金公司為保障投資人,在交易條件設下門檻:一、至少必須具備信用交易資格;二、近一年買賣認購售權證十筆以上;三、近一年有期貨交易十筆以上等三條件。滿足其一者,才能交易槓反ETF。
其次,基金公司與券商通路在說明上,也必須介紹槓反ETF的報酬特性,特別是所謂的槓桿或反向報酬都是單日而言,且ETF淨值每日重設,具有複利效果。
例如美國股市正向兩倍ETF,受美股連跌兩天影響,第一天先反映美股首日跌幅的二倍跌幅,第二天是以前一日下跌的淨值、也就是比首日更低的淨值來反映次一交易日的兩倍跌幅,價格愈跌愈低,反之,行情上漲,愈漲愈多,因此單是兩天,ETF報酬就不等同美股累積漲/跌幅的二倍,隨時間愈長,差異也愈大。
基金業者說明,由於槓反ETF報酬變動較高,基金公司與通路說明都強調相關產品只適合短線操作,同時因為交易導向特性,台股掛牌ETF中,每日有七至八成的交易量集中槓反ETF。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