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10-31 09:00

股市大跌該不該停損?投資達人:這三種人可以這麼做

停損通常是這樣發生的:當大盤或個股趨勢在啟動的時候(比如利多消息、跌升反彈),我們企圖在底部進場布局、漲高出場,問題是買進後它就跌了,或者我們先是看壞,但等賣出後它就漲了。這個時候,開始面臨到要不要停損出場的問題。

短期投資者:嚴守紀律 該停損就停損


從心態上來說,當短期投資者做停損,表示目前行情對自己很不利,而且也給了足夠的時間,認為行情不會再如預估那樣走,所以決定不玩了,要退出原先的交易。

所以,停損之後行情對你是有利或不利都不打緊了,也不相干了。停損出場只是正式結束一筆投資或交易,不玩了,把心收回來。再白話點,停損,就是周星馳說的,「投降輸一半」,把剩餘資金贖回,不再等待、也不凹單。


景氣型投資者:早已停利 等待下次進場時機


根據歷史經驗,台股淨值比1.3及2.0會包含大盤90~95%走勢,超過這兩條線,可視為景氣型投資者絕對的買點或賣點,淨值比小於1.6,屬大盤便宜價,跌至此區間可以定期買進不定額數量撒網;當淨值比爬升到1.6~1.8左右,則按兵不動。

景氣型ETF投資者早在今年3月,淨值比來到1.4時分批入場,並在7月份股價淨值比高於1.8後分批出場,目前台股淨值比為1.9左右,投資者多數已全部出清,獲利了結,等待下次建倉機會。

所以,這波科技股修正,完全沒有影響到景氣型投資者的操作,反而當淨值比持續下修,低於1.6後,景氣型投資便可重新進場,陸續建倉。


配息型投資者:修正不是停損原因


停損不是短線投資者的專屬權,長線的價值投資人也要懂得停損,如果是長期存股的投資者,一旦殖利率不符合預期,或是連續幾年每股盈餘持續衰退,便須考慮是否停損。

至於因景氣起伏所造成的股價波動,則完全不影響配息型投資者是否要採取停損,因為配息型投資者,著重在穩定的現金流,而非資本利得,只有持續定期定額購買下去,才有可能均攤成本。

以近年獲利持續緩慢衰退的電信股為例,即使是長期存股,當產業獲利狀況不理想時,都要適時考慮做停損。在市場生存,不可能不犯錯,但犯錯歸犯錯,千萬不要在市場上死鴨子嘴硬,不想認錯。


停損後 心態如何調適?


如果在停損後計較行情怎麼走,那表示沒有真的放下,還沒有真的認賠出場。停損的意思是,即使採取「停損」後行情大漲,仍然會堅信這麼做是對的,因為在停損當下,市場未來產生的不確定性,讓你覺得不值得等待。

有人會問,難道不檢討的嗎?當然要,但檢討的不是停損本身、不是檢討停損後行情怎麼還漲回來,而是為什麼這次交易會出乎意料,讓自己陷入到停損地步。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