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2 15:45

旅美學者翁履中分析指出,川普引用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遊走法律邊緣,若法院最終裁定川普無權徵稅,這些與外國的貿易協議可能全部作廢,最終白忙一場。(路透)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自今年4月以來發動關稅大戰,造成全球政經動盪,旅美學者翁履中在個人臉書上評論:
關稅戰全球上演,但川普真的有權利徵收關稅嗎?文中引述華爾街日報等外媒報導,並分析指出,川普引用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遊走法律邊緣,適法性仍有疑慮,若法院最終裁定川普無權徵稅,這些與外國的貿易協議可能全部作廢,最終白忙一場。
美媒報導,美國聯邦上訴法院本週正式開庭審理川普政府的全球關稅政策是否合憲,焦點在於:川普是否有權在未經國會授權下,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對全球夥伴施加懲罰性關稅。川普主張美國貿易逆差嚴重、芬太尼走私橫行,構成「國家緊急狀態」,使他可以動用這項法律。但此法自1977年通過以來,歷來從未被用來徵收關稅,國會立法原意更是限制總統的貿易權力。
5月,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裁定川普違憲擴權,下令撤銷關稅,川普政府上訴,暫緩執行。目前法院的多位法官對總統權限表達高度懷疑,指出IEEPA連「tariff(關稅)」這個字都沒出現,質疑其作為徵稅依據的正當性。
翁履中分析指出,當大家都在討論川普的關稅對哪個國家最重、談判結果到底算不算談得好,其實有另一個根本的問題將會影響現在的關稅討論,就是川普到底有沒有權力可以對各國徵收關稅?
根據美國憲法,關稅理論上是屬於國會的權限,總統頂多在特殊情況下、例如戰爭或國安緊急狀況時,能臨時採取行動。但川普這次引用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根本沒提到可以徵稅,硬套進去只是法律創新,甚至說得更直白一點,這是川普團隊找到法律灰色地帶,遊走法律邊緣的擴權。
川普面對的這場官司,實際上是對憲法中的「總統權力極限」進行正面挑戰。法院若判川普無權徵收這些關稅,等於川普整個貿易戰策略都會崩盤。不論已經談成的協議、還是還沒談妥的威脅,全都可能灰飛煙滅。換句話說,全世界這幾個月激烈談判的結果,有一點可能最後是白忙一場!
不過,雖然理論上有可能發生司法權挑戰行政權,但是現實是,如果川普在政治上維持強勢、經濟表現亮眼,再加上最高法院保守派大法官多數,他也可能撐過這一關。
翁履中建議,面對川普,在這場關稅混戰中該如何自處?別急著解讀短期的關稅數字,更要理解整體博弈架構。與其比較誰比台灣關稅更低,不如認清川普現在就是用他自己決定的規則,進行全球性的經濟版圖轉移!如果連美國憲法都能找到操作空間,美國司法體系想要挑戰川普的關稅戰,難度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