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8-09 08:54

股海自由行/波段低點浮現 長線可進場

2015-08-09經濟日報 吳火生
下半年以來受美國可能升息影響新興市場極不平靜,MSCI新興市場指數下跌9%,比起MSCI世界指數小漲1%落後不少,其中新興亞洲下跌8.8%,台灣加權指數更重挫9.4%。7月中以後,反映科技業下修下半年展望及第2季經濟成長率大幅低於預期,台灣上市櫃指數同步大幅下跌,表現遠較主要國家指數遜色。
當前國際金融市場充斥謹慎氛圍,關鍵即在於經濟成長趨緩和美國即將升息兩大原因。聯準會主席葉倫7月的國會演說維持今年內升息立場,9月升息是市場主流想法,因為這次維持低利率的時間為史上最長,距離上次2004年6月啟動升息循環已經是11年前的事。
隨9月中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逼近,市場信心難免浮動,國際資金預先自新興市場撤出。
不過,聯準會從去年就不斷向市場釋出升息訊號,且葉倫談話和聯邦資金利率委員預估點陣圖一致表達升息步調緩慢的預測,一旦9月中美國如預期升息,在市場已預先反應下,金融市場可望反彈。
另一方面,大陸因證監會查緝場外配資,滬深兩市短短三周的波段修正各逾三成和四成,目前陸股未再破底,但散戶投資人歷經這波財富蒸發效果後恐影響後續消費需求,加上這些年經濟快速發展後,經濟增長勢頭開始放緩,部分消費產品漸趨飽和,價格競爭隨之加劇。
去年大陸汽車保有量僅次於美國、為全球第二,汽車產銷量則是全球第一,至於近年最夯的智慧型手機,大陸已成為全球最大市場,經濟增長放緩和商品滲透率攀高,使得仰賴大陸需求的原物料和科技業者面臨營運考驗,近期台股領跌的蘋果供應鏈和半導體族群也同受影響。
據市調機構統計,第2季大陸智慧手機市占率,蘋果已被小米和華為超越,全球蘋果供應鏈因基期高和增長緩,近期股價同步修正,半導體也因終端需求不足,業者面臨庫存去化問題。然而,第2季是蘋果新舊產品交替期,下一代iPhone新產品預計第3季末推出,第4季蘋果仍有奪回大陸市占寶座的機會,半導體庫存去化同樣是時間問題,待近期引領盤勢修正的蘋概股和半導體股止跌,台股盤勢亦可望止穩。
台灣第2季經濟成長率由原先預估的3.05%大幅下修到0.64%,較之前第1季的3.37%大幅滑落,表現明顯低於預期,近期公布數據並有加速趕底跡象,展望第3季在外銷訂單、出口數據未見明顯回升下,預料景氣還在低檔。
不過,隨庫存調整告一段落及蘋果等科技新品推出,再參考台灣景氣收縮循環約12個月的慣性,我們預估這波景氣循環收縮期將於9~10月間達到谷底,第4季會溫和回升,配合市場已預先反應聯準會9月升息,屆時台股將有波段反彈可期。
如果投資人不要求今天買明天就要漲,或這個禮拜買下個禮拜一定要漲多少,而是用一個月或一季來看投資報酬,那麼8,400點的現在,投資人是該買或是該賣?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作者是台新投信董事長)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