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2-25 09:49
亞洲高收債 擁雙優勢
亞洲高收債 擁雙優勢
2016-02-25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全球高收益債券今年來報酬依舊翻黑。但其中亞高收債表現維持正報酬,法人認為,在豐厚利差和高殖利率的優勢下,資金有機會朝亞高收債靠攏。
2016年國際市場快速波動,全球恐慌情緒推升資金流入避險資產,導致風險屬性高的高收債市表現下滑,至今績效都呈負數。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觀察JACI亞洲高收益債券公司債指數,目前殖利率約8.2%,利差為674點,兩者都處在2009年來高點,和亞高收過去的價值面相比,殖利率和利差空間都存在吸引力。
在所有的高收債中,鄭易芸比較亞高收和歐美高收債。她說後者殖利率約%%,亞高收顯然比上有餘,但亞高收擁有寬鬆政策優勢,且現階段債券違約率比歐美高收債低。
根據Moody's預測,2016年亞高收債違約率也僅2.9%,位於歷史均值的下緣,無論市場流動性或風險度都相對較佳。
若從債券指數的成分標的來看,統一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涂韶鈺表示,亞高收債指數涵蓋中國地產業的比重僅次於中國收高益債券,而中國地產業近來在官方支持房市去庫存下,銷量明顯增加,帶動地產業獲利提升,未來公司信用評等可望獲得改善,提升亞高收的投資效益。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Michael Hasenstab)則認為,今年投資人過於恐慌,導致新興債市修正過度,不符合基本面,但也浮現投資價值,並特別看好亞債發展,其高殖利率將獲得彰顯;而在美國延緩升息下,美元指數預期進入中期整理,利於資金回流先前跌深的亞債等新興債市。不過,考慮到各國債券標的差異極大,哈森泰博強調,債券投資人應精選持債,建議聚焦受惠美國、中國經濟需求,且國內政治經濟穩健的印尼、馬來西亞和南韓等國債券,採行分批加碼或定期定額,都能掌握高息和匯兌收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