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8-12-12 17:15

企業主管變砲灰?美中打貿易戰競相扣押人質

本帖最後由 yz88 於 18-12-12 17:16 編輯
路透評論指出,原先祈禱貿易戰休兵的美國企業主管現在可說大失所望,在中國電信設備巨人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遭逮捕後,他們在這場美中貿易戰面臨被送上前線當砲灰的風險。
路透專欄作家史溫尼(Pete Sweeney)12日撰文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挑起這場貿易戰,砲火集中打擊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但川普政府中對中國立場強硬的鷹派人士希望砲打北京「中國製造2025」計畫;中國希望藉推行該計畫扶植本土航太、人工智慧(AI)和通訊等產業成為全球領導者,令美方備感威脅。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議定關稅大戰暫時休兵90天,所降低的敵意對峙僅局限於偌大貿易戰場中的一個角落。
孟晚舟可能淪為美國行使治外法權下的第一個主要受害者。美方指控這名華為主管暨創辦人任正非之女違反美國對伊制裁。無論這項指控是否屬實,逮捕這位中國電信巨擘的千金不啻是向中國射來嚴重警告的一箭。類似情況也發生在10月,當時一名被控涉及工業間諜罪的中國情報人員在比利時逮捕,並引渡至美國受審。
中國可能採取報復行動,事實上已經著手這麼做了。根據路透報導,中國已拘留前加拿大外交官康明凯(Michael Kovrig),他目前任職的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要求中國放人。據說華為的美國競爭對手思科公司(Cisco Systems)在孟晚舟遭逮捕後已叮嚀思科員工,暫時不要赴中國大陸,但後來思科否認這種說法。路透報導,美國國務院正考慮警告美國公民不要前往中國大陸。
這或許是審慎的做法。史溫尼指出,這是因為在中國大陸談生意不套關係、抄捷徑不易成功,但若這麼做可能置身險境,在美中關係交惡時成為所屬公司的替罪羔羊。一些經濟因素也可能導致不經意的擦槍走火。拘留在中國大陸是一種半合法的談判手段,通常肇因於訂單取消或價格變動引發的商業糾紛。以往中國大陸企業經理人在惱怒之餘,強行將外國企業代表扣留在辦公室或飯店房間,直到他們讓步才放人,這種事時有所聞,當地警方也很少干預。中國也可能禁止外國人離境,直到糾紛化解才放行。全球金融海嘯期間,有關這類事件的報導層出不窮。
營運成本、關稅威脅和整體焦慮感升高,促使GoPro及其他美商把部分供應鏈遷出中國大陸,更多拘留事件可能伴隨而來。即使是合法逮捕,都將助長陰謀論。這類事件挑起群情憤慨的民眾情緒,可能輕易破壞美中雙方貿易談和的努力。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