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客
- Lv.0
0
認同0
銅幣
華爾街日報報導,華為在美國的一些供應商最近終於得到美國商務部許可能恢復供貨華為,但一切可能太晚。華為現在生產智慧手機,已經不採用美國公司的晶片。
華爾街日報引用瑞銀集團(UBS)和日本技術實驗室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的分析指出,華為9月發表的最新款Mate 30智慧手機,配備了足與蘋果iPhone 11競爭的曲面顯示幕、廣角鏡頭等高階裝置,其中完全沒有用到美國零組件。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拆解了Mate 30,探究其內部構造。
因應美國今年5月將華為列入貿易黑名單管制美商對華為的出口,華為加速擺脫原本對美國零組件的依賴。
Fomalhaut的拆解分析發現,舊款Mate 30系列手機,音頻晶片來自美商Cirrus Logic,而新款已改用荷蘭恩智浦(NXP)的晶片。功率放大器晶片以前由美商Qorvo或Skyworks供應,現在由華為自家旗下海思半導體的晶片取代。
海納國際集團半導體分析師Christopher Rolland表示,華為推出這款不含美國晶片的高階旗艦手機,等於做出了一項鄭重宣告。他說,華為高階主管在最近的會面中曾告訴他,華為正在擺脫對美國零組件的依賴,但這個過程如此之快,還是令人驚訝。
華為發言人告訴華爾街日報,華為當然願意繼續使用並採購美國供應夥伴的零組件,但如果因為美國政府的決定而無法實現,華為別無選擇,只能尋找美國供應商以外的替代來源。據了解,華為目前並沒有全面停用美國晶片,不過5月以後發表的手機,已經大幅降低或完全沒有採用美國晶片。
華為生產多種型號的手機,這些手機所採用的技術可能因為手機銷售地點的不同而有差別。花旗集團半導體分析師Atif Malik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提到,美國公司被中國大陸國內供應商替代的風險愈來愈越大,特別是在低價手機領域。
晶片的替代來源可能相對容易找到,當前華為智慧手機一大薄弱環節是安卓(Android)作業系統的問題。Android雖是開源軟體,但是YouTube、Google Maps和Google Play等關鍵應用卻需要取得Google授權與技術支援。
9月推出的新款Mate 30是華為首個沒有安裝Google專有應用程式的主打機種,在海外市場遭受相當挫折。華為已經推出了自主開發的鴻蒙作業系統,取代Android系統。然而鴻蒙系統最初並不是為智能手機而設計,華為高階主管已曾表示,他們傾向於能夠繼續使用帶有Google應用的完整式Android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