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11-14 10:14

拜登要馬上改變川普亞洲政策 可從三方面著手

分析師說,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不可能完全扭轉川普政府一些重要的亞洲政策路線。但在安全、貿易及氣候變遷等三方面,拜登可以立即採取幾項行政措施,不僅可使美國重新履行對盟國和國際條約的承諾,還可鼓勵與中國大陸等競爭對手的合作。
拜登12日試圖加強與亞洲主要盟友的關係,並首度與日本、南韓和澳洲領導人通電話。日經新聞指出,拜登上任後可立即在以下三個重要議題上改變川普的政策。

一、安全問題

過去四年來美國兩黨對中國大陸的態度愈發強硬,民主、共和兩黨對大陸的立場大致相同,這也是川普少數討喜的政策之一。但隨著明年1月拜登新政府上台,華府與中國大陸交往的基調將會改變。(延伸閱讀:會員專屬/拜登上台若運用此策略對付中國 將一舉三得

菲律賓大學海事及海洋法研究所所長巴通巴卡爾(Jay Batongbacal)日前在一場線上論壇上說:「(川普政府)那種邊緣主義和過於激烈的聲明可能消逝無蹤。我們預期拜登政府採取更具戰略性及審慎的思考與行動。」

新南威爾斯大學名譽教授塞耶爾(Carl Thayer)表示,美國將持續在有爭議的水域自由航行,並將延續川普政府恢復的四方聯盟軍事演習。

預計拜登將任命熟悉亞洲事務的官員,協調華府與東南亞國家的合作。像東南亞國協(ASEAN)這類區域聯盟將成為拜登較優先的亞洲政策,相形之下,川普連續兩年不參加東協峰會。

美國高層官員的出席,將使東協有更好的機會表達對其被迫選邊站的疑慮。主張擁有南海主權的汶萊、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將中國視為重要的貿易夥伴,並擔心經濟報復。

拜登對朝鮮半島的政策也可能令南韓及日本立即鬆了口氣,因為過去以來川普不斷對這些盟國施壓,要求為駐紮境內的美軍分攤更多經費。

塞耶說,在拜登主政下,華府與東京、首爾的結盟可望「減少敵對情緒,提高因應能力」。他說:「這意味著他們還可以在南海的的演習進行更好的協調,我認為我們將看到韓國海軍扮演更大角色。」

首爾梨花女子大學國際研究副教授李雷夫( Leif-Eric Easley)說:「拜登政府較可能與平壤進行工作層級的對話,而非舉行高峰會和簽訂大型協議。在不撤離美軍的情況下,拜登將要求從首爾適度增加軍費的分攤。」

二、貿易問題

對亞洲而言,問題在於拜登會否讓美國重返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國會的硬仗可能使TPP不在拜登的優先政策清單上。在美國退出的情況下,其他11個成員於2018年3月簽署這項協議,並於12月生效。

拜登政府的重新加入將為日本、南韓及新加坡等出口導向經濟體提供更多機會,也可能鼓勵其他非成員國考慮加入。即使這樣,重談的TPP條款和條件也可能成為現有成員的風險。

但由於拜登將優先處理國內問題,例如減輕疫情危機和確保美國人的就業,因此不可能很快達成一項貿易協議。民主黨在8月通過的政綱也說:「在優先投資美國國內競爭力之前,我們不會談判任何新的貿易協議。」

經濟學人智庫EIU的全球貿易主管馬志昂(Nick Marro)在報告中說:「例如,短期內我們不可能看到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任何重大進展。」

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所的資深研究員潘達(Ankit Panda)說,中國大陸的科技產業可能獲得喘息的空間,因為拜登可能不會像川普那樣徹底檢查對中國大陸的技術出口,「我預期會放寬關稅,但會繼續採取非關稅措施,而且會特別關注供應鏈的完整性和智慧財產權」。

三、氣候變遷

拜登在競選期間保證會在上任的第一天讓美國重返巴黎氣候協定,但亞洲各國及商業中心不需擔心一項碳稅。即便民主黨掌控參眾兩院,拜登在協商碳稅時將遭遇汽車等產業的反對,因為這個稅項將影響依賴碳密集出口的國內產業。

在國際上,這將意味著在國外推廣美國綠色產品,並在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銀行(WB)或亞洲開發銀行(ADB)等多邊金融機構發揮影響力,在融資方面優先考慮綠色基礎建設計畫。

這將為美國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合作打開一扇門,儘管華府幾年來對此計畫多所批評,但這列火車絲毫沒有減組的跡象。衛斯里大學政府及環境研究教授哈達德說:「這是一個很棒的雙贏局面,美國企業擁有技術並且渴望有更大的市場,而中國人有市場和需求。」

在美國國內,重新打造美國成為一個綠色經濟體,一直是拜登推動疫情復甦計畫的重要一環。哈達德說:「你可以支持氣候及親商;但是你不能既親商業又反氣候。」「正如拜登所說,這不是零和。」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