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鏈 發達集團代表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5-06-20 13:36

台灣感性意思是什麼?台灣感性為何在南韓掀起熱潮?

台灣感性意思是什麼?台灣感性為何在南韓掀起熱潮?哪些明星也拍過台灣感性?
再平凡不過的生活痕跡,也能成為他人眼中的浪漫風景,一起拿出「台灣感性」的眼光,重新認識台灣的美!


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
2025年6月20日 週五 下午12:05




台灣感性是近來南韓社群網絡中,出現率超高的關鍵字。紅磚牆、塞滿機車的巷弄、老舊招牌、綠意滿盈的公寓,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台灣街頭,成為南韓人眼裡的浪漫美學,不僅民眾搶打卡,連藝人也紛紛來台取景。究竟台灣感性意思是什麼?台灣感性為何在南韓掀起熱潮?又有哪些明星拍過台灣感性?Yahoo新聞編輯室帶你跟上流行!
相關新聞》觀光大突破!韓國人超愛「台灣感性」 今年互訪估破300萬人次新高

台灣感性在南韓掀起風潮,許多南韓遊客到訪台灣時,都會拍上一張張台灣感性紀念照。(示意圖/Getty Images)
台灣感性意思是什麼?台灣感性韓文怎麼寫?
台灣感性(대만감성)結合了「台灣(대만)」與「感性(감성)」兩個詞彙。關於感性,南韓Naver辭典是這樣定義的:感性是相對於理性的情感部分,是人類透過五種感官去感知、認識外界事物,並形成表象的認知能力。在韓語中,感性通常帶有審美及情緒色彩。
至於台灣感性(대만감성),白話地解釋,就是「台灣味」的意思。這個詞彙最早源於南韓人對台灣電影或青春偶像劇畫面的美學印象,例如《不能說的祕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想見你》等。南韓在台YouTuber金針菇指出,「台灣感性很難用語言定義,它是一種結合懷舊、自然與日常情感的美學,不刻意、不喧鬧,卻讓人一不小心就陷進去。」

台灣感性為何在南韓掀起熱潮?他們眼中的台灣感性長怎樣?
近來,台灣感性在南韓年輕人的社群網路蔚為風行,他們熱愛的台灣感性,不是所謂的台北101等知名觀光景點,而是一種難以言喻、專屬於台灣的時空和氛圍。
正如讀者朋友去日本,看見整潔的街道、有序的交通、各式各樣的自動販賣機,可能會讚歎觸目所及都「好日本」。台灣充滿招牌與紅綠燈的街道、塞滿機車的巷弄、潮溼的空氣、熱鬧的夜市,這些我們台灣人習以為常的日常,在南韓旅客眼中彷彿訴說著一段段故事,感覺「很台灣」,相當值得紀錄。
你可能好奇,在南韓人心目中,到底什麼景象能稱作「台灣感性」?透過Instagram上南韓人來台遊玩標註「#대만감성」的貼文,可以發現除了觀光景點照和美食照,有不少人會選在不起眼的住宅區巷弄中、老舊的樓梯間、充滿人情味的小攤販、曬著衣服的鐵花窗前,以及斑馬線上、天橋上、平交道前、車庫前,留下一張張未經刻意構圖、不留白、不避開人潮車潮的生活化視角,這些都是他們眼中台灣味的模樣。
儘管台灣感性沒有明確定義,但以大方向來說,這些畫面仍有共通點,像是冷色調的濾鏡感,陰雨濛濛、充滿溼度的空氣,略帶復古懷舊的氛圍,隨性而不刻意的生活痕跡,浪漫而青春的主題。不曉得這些關鍵字,各位是否能從標註#대만감성的貼文照片中感受到呢?
台灣感性哪些明星拍過?
台灣感性會備受討論,跟南韓獨立樂團HYUKOH主唱兼吉他手吳赫的婚紗照有很大關係。比起如畫的山水建築、韓系的唯美或刻意營造的生活感,吳赫選擇把台灣人的日常痕跡,包含公車、斑馬線、天橋,定格成婚紗照的一抹風景,拍出專屬於台灣的溫柔與真摯,讓台灣感性的漣漪不斷向外擴散。
相關新聞》根本時髦婚紗範本!HYUKOH 主唱吳赫與韓模黃智敏在臺灣取景婚紗照造型解析一次看
人氣女團NewJeans、ILLIT先前來台拍攝的作品,也讓台灣感性成為粉絲間熱議的話題。NewJeans的MV《How Sweet》曾造訪萬華區「華江整宅社區」環狀天橋、民生社區富錦街、宜蘭礁溪德陽街前平交道,ILLIT的專輯概念《SUPER REAL ME Concept Film(REAL ME Ver.)》也不乏台灣街頭、機車騎士、7-11超商、台北捷運辛亥站的畫面。MAMAMOO成員頌樂推出的首支中文歌曲《Floating Free》,MV一樣選在台灣街頭拍攝,公寓樓梯、小吃攤、夾娃娃機全都入鏡。
南韓藝人也常利用來台工作空檔,透過鏡頭記錄下屬於他們的台灣感性。像是女團ITZY成員申有娜,便曾在Instagram分享跟隊友Lia在街頭的合影,畫面中可以看到人行道、飲料店、小吃店、摩托車等台灣味。

2024年底,南韓金牌製作人羅暎錫(羅PD)和《機智醫生生活》演員金大明在共同拍攝的YouTube節目《跟著大明尋味-台灣篇》前往台南大啖台灣美食,畫面中呈現出亂中有序、充滿人情的台灣味。Netflix節目《黑白大廚》中「學餐名家」李美英來台參與活動時,由兒子掌鏡拍攝的台灣Vlog,也因為色調與構圖呈現滿滿的台灣感性,讓網友大讚「把台灣拍得很美」。
再熟悉不過的小吃攤人情味、老屋巷弄、亂中有序的交通,意外被南韓人賦予美學價值,可能在不少台灣人的意料之外,但也給我們重新認識自己家鄉的機會。大家不妨試著用台灣感性的視角看待尋常的生活痕跡,或許也會發現專屬於台灣的美哦!



Scroll back up to restore default view.

撰稿記者:陳昭容
核稿編輯:廖梓鈞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