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7-27 16:53
誰偷走了「邊際有效需求」?
鉅亨網總主筆邱志昌博士2015-07-27
壹、前言
「邊際」(Margin)就是「多出來的部份」,「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就是有助於經濟成長的消費。本文從近期美股,因財報宣告股價指數大跌開始,深入思考全球「有效需求」不足問題。在研究過程中,由運用台股股價指數、鋼鐵與塑膠類股股價指數,檢視全球鋼鐵與塑膠產業供需過剩因果關係開始;最後獲得下列幾項結論:
一、以台股類股股價指數、可詮釋中國產業供需失衡程度。全球傳統產業生產過剩情形、鋼鐵要比塑膠產業嚴重。
二、「邊際有效需求不足」增速緩慢主要原因、是因為家庭可支配所得,被高房租或高房屋貸款、居住成本所吞噬。文中引用信評機構之研究成果,高達50%以上的房價對家庭總所得比,它已威脅到其它正常家庭生活支出。
三、房屋與居住效用已不再是,個體經濟學中的普通財貨勞務(Common Goods);就是隨著所得增減,對供需行為會有正常反應。它已經幾近於奢侈品,因為它佔家庭總所得比威脅與擠壓到食、衣、行與育、樂。
貳、以台股類股股價指數、可詮釋中國產業供需失衡程度!
在面對財務報表嚴格的檢視下,美股近幾個交易日以來已呈現連續下跌,而且有越跌越顯著、跌幅越擴大的趨勢。上周五7月25日,在部份著名上市公司,公告財報數據後;道瓊工業股價指數再重跌163.39點、收盤指數為17,568.53點。藍籌股票如高盛、雪佛龍與杜邦等藍籌公司,在財報數字揭露後多遭到強烈賣壓,造成股價下跌。由圖一,全球化學工業巨擘,杜邦公司股價周K線圖檢視。
該公司近兩年多以來最高股價,為2015年3月9日那一周的80.5美元/股。近日已經跌到56.09美元/股。在公告財務數字前三周,杜邦公司股價就已經露出疲態,出現低檔再跳空下跌格局;財報公告後當日再跌2.5%。
由此可以清楚見到,由於全球石油市場出現需求不足,供給相對過剩。因此與石油相關的中、下游產業也開始面臨,引申性需求(Induce Demand)不足、或是供給過剩Oversupply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