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6-02-27 07:29
美元強勢、農產品價跌 美農民陷賠本困境
美元強勢、農產品價跌 美農民陷賠本困境
2016年02月27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金融時報報導,全球農產品庫存因豐收盛產而攀高,加上美元升值及油價下滑,致使農產品價格走低,嚴重影響農作收入,讓美國農民叫苦連天。
堪薩斯聯儲銀行在本月初發表的農業暨經濟報告中指出:「農業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偏低,依舊是農作收入縮減的主要肇因。」
堪薩斯聯儲銀行調查顯示,目前轄區農業收入情況,係自2002年該行開始編纂數據以來最糟。報告指出,占了該區收成農作70%的玉米、黃豆及小麥,價格持續疲軟,「對農業收入有極其負面影響。」
玉米交易價格跌至每英斗3.65美元、黃豆8.85美元、小麥4.69美元之後,美國農民開始陷入賠本窘境。
美國玉米帶每英斗的生產成本約為5美元,當玉米交易價格每英斗僅區區3.5美元,玉米農恐怕得額外支應種子、肥料、土地及租金等各式成本。
印第安納州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農業經濟學家魏德瑪(David Widmar)表示,目前農作物交易價格無法支應經常費用。拿黃豆來說,每英斗生產成本在12.6美元左右,但照現今交易行情,連支應經常開銷都有困難。
跨國農產品交易巨頭Archer Daniels Midland(ADM)財務長楊世傑(Ray Young)本周總結指出,美國農業產業環境一片黯淡。他提到,ADM正面臨美元走強、南美和烏克蘭貨幣走貶等「外匯不利因素」。
大部分商品以美元計價,一旦美元兌美國以外種植國的貨幣走升,這些非美種植國拜匯差所賜收入變多,連帶提高與美國出口農產品抗衡的競爭力。
美國小麥成了強勢美元的最大受害者,預估迄至2016年5月的作物年度,美國小麥出口量2,100萬噸,恐創下1971/72年以來最低,與2013/14作物年度相比少了3分之1以上。另據美國農業部預測,截至2015/16年底,全球小麥庫存量料攀升到2.32億噸。
(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