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2-29 08:51
南韓經濟 掉進停滯年代
南韓經濟 掉進停滯年代
2016-02-29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南韓瀰漫經濟悲觀主義,經濟將面臨停滯。 法新社
出口引擎熄火 中美歐日需求疲弱拖累 加上國內消費者悲觀思維 可預見的未來也看不到反彈南韓GDP成長率資料來源:彭博資訊
南韓經濟正進入停滯年代(age of stagnation),主因中、美、歐、日等主要貿易夥伴成長減緩,且國內消費者瀰漫著經濟悲觀主義。經濟學家說,不會發生重大危機,但在可預見的未來經濟也不會反彈。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主任吉蘭指出:「我認為停滯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新常態。南韓由於依靠出口來帶動成長,因此也正進入停滯狀態。」
經濟停滯通常是指年成長率不到2-3%。南韓2015年經濟成長2.6%,之前三年分別為3.3%、2.9%及2.3%,預料2016年將進一步下降。
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范紐沃博格(Stijn van Nieuwerburgh)表示:「我認為南韓經濟正進入停滯。不僅過去五年全球成長預估一再下修,而國內高負債則是未來經濟將持續低成長的一大警訊」。南韓家庭負債去年創下1,200兆韓元的歷史新高。
投資大師羅傑斯(Jim Rogers)表示,南韓四大貿易夥伴的情況都不佳,「美國正在掙扎,日本及許多國家已陷入衰退。如果美、日、歐都出問題,南韓也會有問題」。
經濟停滯的另一項肇因,是南韓消費者的悲觀思維。尼爾森機構2015年對全球61國的消費者信心調查顯示,去年第4季南韓的指數位於底部,僅46點,比第3季再降3點,遠比日本的79點低。指數低於100即代表悲觀者超過樂觀者。
加州州立大學韓裔經濟學教授孫文松也同意南韓已進入停滯期。他指出,現在無論中國、中東、油價及商品價格都影響經濟。正由於高度不確定,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也更為動盪,並傷害全球經濟成長。
另外,南韓全經聯(FKI)對600家主要企業的調查顯示,3月企業信心指數(BSI)由2月的86.3上升到98.3,但仍是七年來3月份的最低水準,主因企業仍擔心出口及金融情勢惡化。
前景不好 企業獲利有壓
南韓企業的獲利空間受到海內外的通縮壓力擠壓,除內需與通膨率不如預期,連傳統的經濟支柱重工業也顯露疲態。在經濟走疲之際,新一代經濟成長推手能否成器,成為迫切問題。
日經新聞報導,南韓35家非金融企業的合併營收,去年下滑3%至949.6兆韓元。南韓證交所數據也顯示,南韓上市企業2014年的合併營收較2013年下滑0.4%。
南韓零售巨擘樂天百貨認為,國內環境「比預期還遭」,該集團營業利益去年縮水近30%。除受中東呼吸道症候群(MERS)與限制大型百貨業者周末營業時間的新規衝擊外,南韓主要百貨業者去年獲利呈現雙位數下滑,大型超市也出現虧損。
南韓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去年僅上揚0.7%,遠低於央行設定的2%目標,也比前年下滑0.6個百分點。油價跌勢雖使化學與公用事業受惠,但也是導致整體企業營收下滑的原因。
其他產業面臨的是更嚴峻的企業環境。鋼鐵大廠浦項去年營收下滑11%,營業利益銳減25%。低價中國鋼鐵產品大量湧入市場,導致鋼鐵價格走低。
為力抗人口老化導致的低經濟成長率,南韓總統朴槿惠計劃投資醫藥、旅遊與軟體等新一代產業,但這些新興產業能否如願提振企業,仍待後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