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3-01 12:18

陸客團配額 觀光業搶破頭

2016-03-01經濟日報 記者楊文琪、黃冠穎/台北報導
傳20日開始刪減來台人數 旅行社及早因應 航空業擬停飛部分航線
陸客來台將從3月20日開始縮減,航空業者表示,消息可信度應該很高,現在已有旅行社預先申請搶配額,先把團帶來再說。整個配額約會用到4月中旬,也就是說,4月中旬就會明顯感受到陸客團大幅減少的衝擊。
航空業者表示,現在要及早準備因應,視市場變動狀況,停飛部分航線,以及減班、併班、更換較小機型。
除了團客,最近傳出自由行部分也要刪減,且不是刪減幾個城市,而是刪減到只剩四個城市。目前共開放47個城市民眾可以來台自由行,每日限額共5,000人,現傳出大陸有意將自由行地區只留下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四個城市,其他試點地區通通取消,也就是回到最早開放四個城市的原點。
業者表示,縮減團客主要影響到航空、飯店、旅行社、遊覽車、賣店等,一旦縮減到自由行,部分夜市會大受影響。
據交通部統計,去年大陸旅客平均一個月有34.8萬人次來台,若縮減三分之二,一個月將只剩11.5萬人次,以每位陸客平均每日消費122.2美元計算,一個月將減少8.24億美元(〔34.8-11.5萬人次〕×122.2美元×30天),以33.2元兌1美元換算,約合新台幣273億元的觀光商機。
交通部官員昨(29)日表示,針對陸客團縮減傳聞,大陸官方一直沒有正面回答,但從種種跡象研判,可能會縮減,從下周移民署網站配額申請數量就可見端倪。自由行部分會不會縮減?之前有傳聞,近期較沒有相關訊息,可信度還有待查證。
目前陸客團一個月來台配額約16萬人,旅遊與航空業傳言,大陸官方計畫分三階段縮減,3月20日至6月20日先縮減三分之一,為10.5萬人;7月15日起,縮減至總數的一半,為8萬人;10月15日起,再縮減一半,降為4萬人。
觀光局出招 三階段救市
陸客來台縮減幾成定局,交通部觀光局近期召集觀光業者急商對策,初步敲定短期以東南亞華人、國民旅遊等兩大主力,挹注陸客缺口,中長期策略藉布局多元客源,避免過度依賴單一客源。
觀光局副局長劉喜臨昨(29)日表示,短期可從強化日本、南韓、東南亞等三大市場著手,優先鎖定東南亞華人市場,因語言相通,又屬自由經濟市場,較易透過行銷取得成果。
中期來看,台灣觀光產業要從擴大其他市場客源、產業升級等兩方面著手。劉喜臨說,全球目前以短天數、區域型旅遊為主。
例如720萬人口的香港一年來台超過150萬人次,把台灣當作度假行程基地,這是未來可以爭取的商機;南韓年輕背包客容易溝通,適合原來以陸客為主的二、三星級旅館。
劉喜臨指出,旅館產業型態需要改變,不一定要走頂級,設計風、在地特色都能開發出屬於自己的客層。
長期來說,台灣觀光產業可以耕耘穆斯林和郵輪市場,劉喜臨表示,觀光局10年前就注意到穆斯林市場潛力,目前四、五星級飯店的清真認證與祈禱毯等設施逐漸完善,這塊屬於需要長期耕耘的頂級市場,與受到陸客衝擊的層級並不相同。
業者憂…520後發動第二波
陸客來台3月將縮減至少三成,觀光業者認為,目前縮減幅度「還撐得住」,但憂心大陸官方在「520分水嶺」發動第二波縮減,屆時恐將重創台灣觀光產業。
旅行公會全聯會前秘書長許高慶昨(29)日表示,3至5月是大陸旅遊旺季,陸客再少也會有基本量,這波陸客縮減應只是試水溫,影響最大的是遊覽車和飯店,但如新政府沒有適切回應,業界憂心可能會進行第二波縮減。
許高慶指出,遊覽車和飯店過去擴張太快,受影響較大,旅行社因為有控管,短期還撐得住,至於購物店由於規模較大,衝擊有待進一步觀察。
許高慶憂心,業界普遍預估陸客縮減三成左右,但如果自由行城市縮減為四個,幅度恐怕就高於三成。政府應對業者提供貸款或減稅的協助,不要等到狀況嚴重了才出手。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