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財報最大亮點是第三季的呆帳提存,相對於大幅提存的前兩季,已經下降非常多,這也是第三季獲利遠超過市場預期的最大原因。JPM摩根大通第三季呆帳提存從第二季的105E大幅下降到第三季的6E,C花旗從第二季的呆帳提存79E下降到第三季的23E,BAC美國銀行從第二季的呆帳提存51E大幅下降到第三季的13.9E,各大銀行呆帳提存數遠低於第二季,同時也大幅優於市場的預期。
本次季報的第二亮點是交易收入,在第三季度,高盛、摩根大通以及花旗銀行交易收入大幅增長,漲幅分别達29%、30%、17%。參考JPM摩根大通更細部的報告,固定收益的交易收入46E,提升29%(市場預期20%),股票交易收入20E,提升32%(市場預期22%),投資銀行收入21E,提升12%,反映了較高的證券與債券的承銷收入,但是這部分有被較低的費用率拉低些,以至於提升較小。
上面講完了本次財報的亮點,後面這個才是市場最擔心的部分。
第三季的利息收入還是持續下滑,Fed在3月因疫情封城時大降1%利率,這嚴重壓縮了銀行的利息收入。因為時間差的關係,二、三季在這邊數字上的負面影響也持續顯現,摩根大通第三季淨利息收入較去年同期減少12E,花旗第三季淨利息收入較去年同期減少11.5E。
而且銀行在財報後的法說也講美國經濟還沒有脫離險境,明年的失業率也還會持續保持在7%以上(近期失業率2020年9月為7.9%),客戶還是會繼續拖欠貸款,導致銀行獲利下降,銀行到目前也還不清楚政府的刺激政策是否已經拯救了經濟,或是只是拖延最壞的狀況而已。
摩根大通CEO戴蒙表示,美國經濟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下一輪刺激方案也還沒談妥,如果經濟繼續衰退,摩根大通可能需要再增加200E的預期違約。
BAC美國銀行利息收入與利差

資料來源:BAC法說PPT
富國銀行本次財報相對其他家大銀行更糟糕,多數數字不如市場預期,淨利息收入、淨利差,都不如預期,只有在呆帳提存比預期好些,但是比不上其他家銀行大幅優於預期的程度,導致WFC富國銀行上週大跌快10%。
富國銀行本來是巴菲特的最愛,近年表現讓大家都大失所望,之前爆出醜聞後基本面就一直處於低點,這次疫情又表現得比其他家銀行糟,巴菲特的控股公司波克夏前幾季已經減持富國銀行,大家都在看第三季的持股公告後,波克夏是否會把富國銀行的持股清空。
XLF銀行指數 vs WFC富國銀行

資料來源:Yahoo! Finance 10/12~10/16
參考美股銀行股的財報與股價走勢,回頭看台灣的銀行股,就知道為何外資這一、兩年幾乎是狠下心賣超金融股,在全球央行遇到疫情都大幅降息的情況下,台灣央行今年只降息了半碼(0.125%),降息幅度小於市場預期,讓台灣與其他國家的利差擴大了。
台灣目前是全球少數還維持實質正利率的國家,某個程度上這是台幣近期走勢強勁的原因之一,但是即使是台灣降息幅度較小,市場仍是預期後面還會繼續降息,這也會導致銀行利息收入持續縮水。除此之外,因為景氣往下,呆帳也持續出現,今年以來台灣的銀行獲利多數較去年衰退一到兩成,這也會讓明年銀行股的配息縮水。
銀行股目前有點像價值陷阱,雖然評價不高,配息率高,但是利率還是可能持續走低,呆帳還可能持續上升,市場很熱有帶動交易收入上升,但是你不知道這額外收入還可以賺多久,目前看起來銀行還是處在逆風經營的環境,未來台灣央行也可能會繼續降息。
我一般不建議散戶反向操作,硬凹經營上是逆風的產業,因為你不知道逆風還要多久,從機會成本考量,我也會建議轉機性的產業配置上不要太多,如果你還是很喜歡金融股,我建議最多不要配超過兩、三成的比重。
外資持續賣超金融股

圖/三竹股市

※跳增處是因為配股的關係。圖/三竹股市

圖/三竹股市

圖/三竹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