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吳孟真/綜合外電 2025-04-27 18:35 ET

近幾周從中國出發至美國的貨櫃船量急劇下滑,專家示警,商店貨架未來幾周內全掃空。(美聯社)
美中相互祭出高
關稅,已使從中國輸往美國的貨櫃量持續銳減,專家警告,不僅美國商店貨架未來幾周可能空蕩蕩,還威脅卡車運輸相關產業與
零售業的上千萬名勞工,使經濟面臨重大下行風險。
依據15天移動平均估算,近幾周從中國出發至美國的貨櫃船量急劇下滑,美國重要貨櫃輸入門戶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塞羅卡預期,由於中國主要
零售商和製造商的所有出貨量基本上已停止,進口量兩周後將下滑35%。
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史洛克警告,「美國商店的貨架可能會在幾周內清空」,而且若企業裁員開始衝擊擁有900萬勞動人口的美國卡車運輸相關行業,及擁有1900萬名人力的零售業,美國經濟將面臨重大下行風險。
美國家庭和企業擔心,商品可能短缺,價格也會上漲。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國輸往美國的貨櫃量近來銳減,代表依賴中國製造的美國企業已提早下訂與拉貨。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助理經濟學家茲威瑪指出,近期空運量驟增也應納入對供應鏈分析,因「在增加的輸美貨運中,許多是經空運而非海運而來」,「業者提前拉貨提升空運需求,因速度比海運快」,「在關稅威脅下,確保貨物在關稅落實前抵達,可能為企業省下數千美元」。
GlobalData TS Lombard首席美國經濟學家布里茲說,關稅真正衝擊並非供應震撼,而是將取決於價格,「貨物將會進來」,問題在於零售商要如何保護利潤,並在較高的關稅開始影響新訂單和商品後,維持單位銷售量。
他說,「零售商店的首要原則就是單位銷售量」,「有供給來源,就要把貨弄到店裡,因為不賣商品,就會倒店」,「問題不在供給,而是價格」。
數十艘從中國出發、預計在未來幾周抵美的貨船航程也遭取消。美國物流集團飛協博(Flexport)總監史川說,過去一周由中國出貨的船運訂單驟減60%。丹麥海運顧問業者Sea-Intelligence執行長墨菲說,由中國往美國西岸船運需求,恐在未來一周減少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