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03 00:34

美國要當半導體霸主!232關稅海嘯台灣挺得住? Ft.台經院新興市場研究中心

工商時報 市場觀測站、陳碧芬
2025年8月2日 週六 下午7:05

川普的關稅談判是進行式。自4月「解放日」至今,各貿易夥伴國與美方諮商的各種訊息一再顯示,公布了一個稅率、還可以繼續談,雙方情投意合就能再談出一個新的版本。美國前十大貿易國的台灣,處境和各國一模一樣。正面來說,在國際政治上經常被打壓的台灣,此次美國白宮7月31日公布的各國稅率,罕見地能和其他國家併列;台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也說,台灣是美國十大貿易國、貿易逆差明顯擴大,卻是最後一波關稅公布的國家,「代表我們一直在斡旋」。談判進行式,沒有停下來,20%只是初版。

總統府、行政院1日的記者會,透露了台灣半導體為主的232條款,是同時談判的重點。經濟智庫亦認為,這部份對台灣的影響性更為重要。產業專家、經濟學博士劉名寰在2日(周六)晚間7點首播的工商時報【市場觀測站】PODCAST節目中指出,日本對半導體產業更在意,曾經花了2、30年想要研發全世界最好的半導體技術,卻在台積電崛起之後,完全被超越。這次美日、台美關稅談判過程,台積電一直被視為重中之重,且即使台積電面對美國廠趕工興建、關稅及新台幣匯率的多重壓力下,今年上半年獲利仍再創新高,第二季EPS15.36元創新高、第三季美元營收預估季增8%,全年營收成長預估上修至30%,均優於市場預估,第二季更以每日海賺43.7億元速度,讓日本羨慕到不行。

然而,台積電為了趕工興建美國廠,延緩日本二廠的興建時程。劉名寰指出,這涉及台積日本熊本廠的定位,車用半導體等工業用晶片,恐因日美對等關稅之附帶的汽車市場開放,也有所影響;此外,智慧手機、PC用晶片在下半年也受到關稅加徵的影響,都會挫低日本在半導體晶片發展的氣勢。

現職為台灣經濟研究院新興市場中心主任的劉名寰,今年來深入研究日本半導體產業,深度訪談許多日籍關鍵人士,認為日本近年全力重振半導體業,補貼台積電日本廠、拉攏材料與設備廠,他也在本集節目中分析日本官方的策略,值得聽眾多加了解。
此外,根據全球顧問業BCG對美國財政部的半導體產業報告分析,過去數十年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發展模式,被亞洲政府在背後支持的全球供應鏈吃下,正在侵蝕美國科技霸權。BCG報告後來被拜登政府採行,給了大量補貼在美製造的晶片廠,這個趨勢一直發展到現在。劉名寰認為,拜登政府和川普政府的目標在塑造美國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霸權,在對等關稅及232關稅的加持下,未來3至5年極有可能成功!
另一方面,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的成熟製程,部份已南移至東南亞市場,將不會有輸美而被課高關稅的問題。劉名寰認為,馬來西亞、越南當地生產供應當地的晶片,仍然會是一個好生意,未來全球市場將區分為美國為主的高階需求,和絕大部份市場都需要的工業晶片。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