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海洋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11-18 07:48
印度台灣股市 經理人按讚
印度台灣股市 經理人按讚
2016-11-17 23:33:00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亨德森亞太股票部門主管Andrew Gillan。 記者王奐敏/攝影
縱使英國脫歐和美國總統大選帶來的長期變數盤旋不去,投資亞洲證券的理由仍持續充裕。
亨德森全球投資看好印度、台灣,產業則看好科技與必須性消費,此外,日本中小型股與亞洲地產也仍具吸引力。
亨德森亞太股票部門主管Andrew Gillan指出,亞太地區著重三個策略,包括成長、股利,以及中國。
他分析,過去幾年亞洲獲利雖然有下降,其他市場也是一樣。亞洲獲利動能復甦,加上在人口結構、消費,以及政府的經常帳都有優勢。Gillan看好並加碼印度與台灣,較不看好澳洲與中國。主要是,印度企業獲利高,ROE佳。印度總理莫迪實施良好的政策。看好印度的金融股、必須性消費,以及在海外創造營收的製藥廠及IT服務;台灣方面,看好長期創造報酬的公司,也看好蘋果供應鏈,及必須性消費品。
必須性消費也是他要加碼的產業。Gillan說,亞洲人口結構有利帶動消費,消費潛力提升。短期雖然會有一些不確定性,亞洲評價仍算便宜,獲利非兩位數成長,但仍是正面成長,資產負債表仍健康。日、韓公司治理改善也是利多。
雖然川普喊「美國製造」,不過,亞洲企業的優勢來自於創新或科技,川普的當選不會改變這個優勢。
日本股市方面,亨德森日股基金經理人Yunyoung Lee指出,日本中小型股目前超過3,000檔,每年有超過100個IPO,多元且動態,沒有過度集中狀態。
尤其日本企業改善公司治理空間非常大,很多投資人低估此一變革,2017年看好整體日本市場,和國內經濟關係更緊密的小型企業,尤其有機會受惠政府公共支出擴增,像是2020東京奧運之類的題材,將帶動資產組合內的公司表現獲利動能改善。
亞洲地產方面,亨德森亞太地產股票分析師Yan Ling Wong表示,亞洲地產規模約5,000億美元,雖然全球整體的變數較多,不動產仍可持續提供抗跌收入與穩健成長,目前估值尚稱誘人,而且大多數的亞太不動產證券均維持折價交易,全球對於殖利率的渴望持續存在,不動產將因此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