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9-06-13 09:05
基建基金題材多 潛利大
本帖最後由 Jay888 於 19-06-13 09:11 編輯
PwC近期發布2025年資產財富管理報告指出,亞太地區的管理資產規模將從2017年的15.1兆美元,成長到2025年的29.6兆美元;其中,成長最快的投資項目是基礎建設,從2020~2025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8.5%。
經濟日報提供
投信表示,基礎建設受到本波景氣循環影響有限,所以吸引各國主權基金、退休基金、保險公司等資金青睞,近幾年的投資金額快速增加,成為市場高波動時期的選擇。
第一金全球水電瓦斯及基礎建設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事實上,不僅是亞太地區,全球城鎮化趨勢、平台經濟加速發展,帶動對於電力、瓦斯、水資源、鐵公路和橋梁等各種民生需求,甚至讓原有的供給呈現短缺狀態。
以電力為例,除了網路經濟帶來新的需求外,多數核電廠平均使用期間已達35年,距離使用年限40年已相去不遠,正面臨汰舊換新階段,代表未來新建電廠需求將大量湧現。
富蘭克林公用事業基金經理人約翰.柯利分析,美國許多公用事業基礎設施已老舊,加上社會對環保議題的重視,推動公用事業公司減少燃煤發電,投入再生能源,為公用事業帶來商機。截至2018年年底,美國共29個州實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再生能源發電目標,這些州約占美國電力零售額的63%,另有八個州有訂定非約束性的再生能源發電目標。
除美國基礎建設,印度在此領域也多有投資布局空間。富蘭克林坦伯頓印度基金經理人蘇庫瑪.拉加說明,莫迪自2014年執政以來實施的多項政策都支撐了印度的經濟成長,預計莫迪政府將繼續推動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