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11-13 09:27

拜登來了、川普走了 但美中關係已難回去了

美中關係在過去四年間已出現重大變化,雖然相較於美國總統川普四年前剛上任時,中方官員對他所知甚少,剛當選美國總統的拜登,是北京方面早已熟悉的人物,但也將難以修復這世界兩大強權間的關係。
大陸官員至今對拜登的勝選仍保持靜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尚未公開向他祝賀。中國日報等大陸官媒僅表示,希望美中關係能「為了求好重新開始」,環球時報則呼籲北京,與拜登團隊展開「盡可能充分」的溝通,並為將美中關係恢復到一個「有較強可預測性」的狀態做出努力。

環球時報在8日發表社論中表示:「中國不用對拜登可能帶來中美關係的緩和逆轉抱有幻想,但同樣不能弱化對改善中美關係的信念。」

拜登自1970年代開始就支持美中交流,2011年擔任美國副總統期間,也曾與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有過廣泛交流。

不過,他對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態度,在過去十年裡變得強硬:他在選戰期間大力抨擊北京在香港的所作所為,稱中國大陸在對新疆維吾爾族的政策上「沒有良心」,甚至直呼習近平是「惡棍」。

拜登對中國態度的改變,反映美國華府普遍的立場轉變。在川普對大陸進口品加徵懲罰性關稅,以及對華為、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等公司採取作為之際,美國民主、共和兩黨開始有了共識,都認為北京將威脅美國所領導的世界秩序。

拜登上任後,可能繼續和川普一樣抑制大陸,同時加強與盟國合作遏制北京,延續美中間日益激烈的戰略競爭。

在歐巴馬和川普執政時期都擔任美國亞洲外交官的葛林說:「新政府將必須保護自己不被指責對北京態度過軟。美中關係已不可能重回2010年代中期的狀態。」

在多年來對大陸貿易舉措、人權政策和新冠疫情的批評下,美國大眾對中國的看法已經轉壞。這種形象將很難逆轉,尤其現在美國因新冠肺炎而辭世的病故人數已超過23萬人。


拜登可能會嘗試改善與盟國的關係


川普(圖左)執政美國四年之後,美中關係可能已經回不去了。圖/美聯社
  • facebook
拜登與川普之間最大的差異,可能會是在對盟國的態度上。對比川普攻擊日本、南韓和歐洲等盟國在國防承諾和貿易上占美國便宜,拜登承諾將與這些盟國更密切合作,以強迫中國在商務合作、香港議題和5G技術等重大問題上配合。

無論是否奏效,拜登這種重新回到聯盟政治的做法,都可能讓北京感到備感挫折。

中國駐舊金山和紐約領事館前官員何偉文表示:「拜登可能會嘗試改善與盟國的關係,並合力對中國施壓。」「美國與歐洲關係目前正在惡化,因此美國很難聯合盟國施壓中國。如果拜登改善了與歐洲盟國的關係,那對中國將會有害。」
中國大陸正在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習近平已多次呼籲大陸要在多個關鍵經濟領域上「自立自強」,日前共產黨官員也強調,大陸必須建立自己的核心技術,而非期望向其他地方購買。
習近平日前也利用中國參與韓戰70周年,暗示不會被美國的軍事力量恫嚇。他說,這場戰役「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同一時間,他也加強威脅台灣。

北京政府顧問預期,拜登政府將繼續在香港、新疆人權等問題上向中國施壓,同時也會繼續出售武器給台灣。

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說:「拜登在台灣、新疆、香港及南海等問題上的立場,可能會與川普一脈相承。」

拜登在香港問題上的立場可能很快將獲得印證,川普政府必須要在12月中以前提供一份銀行清單,指陳哪些銀行與被點名破壞香港自治的陸港官員交易。對任何大陸主要銀行的制裁,可能導致美中緊張關係進一步升溫,並在全球金融體系掀起波瀾。

拜登在選戰期間,並未明確表示他會改變川普政府的哪些政策。他既沒承諾是否要廢除川普1月與大陸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也沒有承諾要取消川普實施的關稅,也沒有說他是否會重新允許華為購買美國晶片、或是讓TikTok能存取美國用戶數據,遑論川普政府的「乾淨網路」計畫。

拜登高級顧問、未來可能成為國務卿的布林肯(Tony blxinken)9月曾說,拜登當選後,將在必要時候運用關稅武器,並會尋求中國在補貼和網路竊盜議題上的承諾,這些問題並未包含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裡,因為雙方都未在這些問題達成共識。

在大陸的科技問題上,拜登已表示,他和川普有類似的國家安全疑慮,因此拜登政府很可能會繼續限制大陸科技公司取得美國智慧財產權和數據。

不過,曾任歐巴馬政府貿易官員、現任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副院長的柯特勒說,拜登政府的貿易政策將會「少些混亂、多些可預測性」,「最重要的是,拜登政府將會嘗試與其他國家一起對中國做出共同回應,而不是像至今為止失敗的一樣,採取單方面行動」。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