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7-28 06:31

〈財經週報-台股熱點〉智慧工廠規模擴大 機器人股價飆漲

2025/07/28 05:30  
機器人上半年營收
記者方韋傑/專題報導
隨著智慧工廠加速落地,全球機器人產業正迎來技術與應用的深度融合,特別是具備自我學習與感知能力的人形機器人,可望成為下一波自動化浪潮核心。此外,在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台積電(2330)董事長魏哲家接力看好,以及供應鏈訂單增量加持下,相關概念股股價已連兩週噴出。
硬體設備廠股價上漲 軟硬整合供應商強勢表態
觀察此波台灣機器人族群,除了硬體設備廠商股價上漲,鎖定軟硬整合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也強勢表態。以近兩週來看,自主移動機器人廠和椿(6215)股價大漲21.24%、工業自動化設備經銷商羅昇(8374)漲幅7.35%、AI視覺技術整合廠所羅門(2359)上漲7.19%。
根據市調機構MarketsandMarkets本月最新報告,全球智慧工廠規模預計從2025年的1044.2億美元成長至2030年的1697.3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10.2%。其中工業機器人為關鍵驅動力,因應精準、高速與穩定的製造需求,此產品已被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子與食品產線。
為強化機器人對環境的適應性,視覺系統發展也同步加速,預期此領域的規模將從2025年的32.9億美元成長至2030年的49.9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8.7%。從國際產業的發展動態來看,目前在品質一致性要求程度極高的產線場景,機器視覺已正逐步取代人工作業。
此外,人形機器人所屬的「具體化人工智慧」規模預估將從2025年的44.4億美元躍升至2030年的230.6億美元,5年成長逾4倍,該領域涵蓋人形機器人、自主移動機器與穿戴式外骨骼等,應用遍及物流、製造與醫療等場域,當中Level 2「中階具體化系統」因兼具自主性與可控性,最受企業青睞。
整體而言,智慧工廠、生產視覺、邊緣AI與人形機器人正逐步形成一條完整產業鏈,在全球製造業尋求自動化、彈性化與永續化轉型的背景下,大廠皆看好人形機器人不僅是未來工廠的一部分,也將成為企業競爭力的象徵。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