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2025-08-01 14:21
美國總統川普已簽署行政命令,宣布自美東時間 8 月 7 日凌晨起,對自台灣進口的產品全面課徵 20% 的對等關稅。根據經濟部未公開內部研析,
工具機、模具、塑膠製品與電子材料將首當其衝,與日本等主要競爭國在美國市場的價格差距擴大,台灣產品恐面臨競爭力弱化壓力。
川普課台關稅20% 經濟部報告曝四大「慘」業 (圖:鉅亨)
報告指出,日本目前對美關稅僅 15%,加上
日元貶值與
台幣升值雙重不利因素,台灣工具機對美國市場將形同棄守。經濟部估算,若以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至 29、較 2024 年平均匯率 32 強勢約 9.4%,工具機產業在 20% 關稅影響下,對年產值衝擊達 3.67%。
其餘產業中,扣件、模具、水五金、汽機車零組件、資訊硬體、電子零組件、鋼鐵、生技醫材、食品與通訊設備等,雖同樣適用 20% 稅率,但影響程度被評估為「持平」。
這是因部分項目仍受美國 232 條款課徵既有高關稅 (如鋼鋁類 50%),或廠商早已將產能轉移至越南、墨西哥等地區,有助降低直接衝擊。
資訊硬體領域影響尤為顯著,主機板、CPU、記憶體、硬碟、顯示卡與電源供應器等產品年產值高達 9850 億元,其中 9 成以上為出口產品、6 成銷往美國市場。在新關稅壓力下,經濟部預估產值將縮減 14.46%,為所有受評產業中衝擊最大者。
扣件產業方面,2024 年產值 1540 億元,95% 產品外銷、其中近半輸美,因受美方 232 條款課稅影響,估計產值將下滑 9.05%。
汽機車零組件方面,年產值 2946 億元,出口占 8 成,其中半數銷往美國,自 5 月起遭徵收 25% 關稅,估計產值減少 5.52%。
至於紡織產業,報告認為衝擊趨緩。主因台灣業者多已將生產基地移至越南與東南亞國家,該等地區關稅底定且符合預期,訂單亦已陸續回流。
相較之下,半導體產業儘管產值高達 5.3 兆元,出口占比亦高,但銷美比率僅 4.5%,且技術競爭力強,評估受新關稅影響甚微,對整體產值衝擊僅約 0.5%。
雖然經濟部並未對外正式發布完整分析報告,但此份外流內容已提供市場一窺台灣面對美國關稅調整時,各主要產業的潛在壓力與調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