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25-08-11 06:18

人到中年,遇上「愛而不得的人」,就這麼處理!--2

人到中年,遇上「愛而不得的人」,就這麼處理!--2
更善良一點的人,可以替對方想想,他的人生會不會被我耽誤?他的家庭會不會破裂?他的孩子會受到什麼影響?
心理學家Daniel Kahneman在《快思慢想》裡指出,人在情感強烈時容易做出短視的選擇,尤其是在大腦處於「快系統」時,理智已不在。
所以停一停,是給自己一點時間,讓衝動沉澱。
克制不是壓抑,是保護。
像船遇大浪時,把帆收起,不是因為不想前進,是怕翻船。
當你預見了後果,便知道要怎麼做了。
2. 斷觸點:讓關係物理斷網
愛情需要養分,斷觸點,就是停止灌溉。
就像戒糖的人就不要讓家中出現糖,你也得把會觸動情感的事物都封閉起來。
如果聊得很開心、很動心,那就不要再聊!否則就是讓愛情之花快速生長,長到你無法控制的程度,那時就算想連根拔起,也斷不乾淨了。
把對方的聯絡方式移除、封鎖社群、甚至退出會碰面的環境,哪怕換工作也再所不惜,否則最後可能也保不住這工作。
這不是冷漠,而是清醒。
中年人心裡牽掛的人太多了,沒有餘裕再養一個遺憾,讓自己活得輕鬆點吧。
有研究指出,每次看到與對方相關的訊息,會在大腦中釋放多巴胺,短暫快樂後是更深的空虛。
斷聯,不只是物理距離的遠離,更是讓大腦少一點刺激,讓心慢慢退燒。
如果無法完全切斷,比如對方是同事、客戶,但你沒了這工作無法生活。
那就把自己切換到「禮貌工作模式」,只談事情,不談感情,不暗示、不期待。像拉一條線,越過了,就是傷人也傷己。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