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逸平
2025年9月7日 週日 上午7:01
1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OpenAI與美國晶片大廠博通(Broadcom)簽下價值100億美元的訂單,以緩解長期困擾的GPU短缺問題。(圖片來源/翻攝自博通官方頻道)
人工智慧戰場正迎來新的權力洗牌。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OpenAI與美國晶片大廠博通(Broadcom)簽下價值100億美元的訂單,雙方將合作開發專為人工智慧訓練設計的定製晶片,以緩解長期困擾的GPU短缺問題。這項合作不僅使博通股價應聲大漲近11%,更被視為對長期掌握AI硬體主導權的輝達(Nvidia)帶來直接衝擊。
廣告
GPU短缺困境迫使尋找新解方,棄輝達轉博通
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過去多次公開抱怨,市場上圖形處理單元(GPU)的緊缺,已拖慢公司推進新版本ChatGPT的腳步。今年初,他曾在社群平台X直言,ChatGPT-4.5雖是最接近「有思想的人」的模型,但龐大的計算需求導致延遲與高昂成本,甚至讓公司不得不延後新服務的推出。他坦言:「我們GPU用光了。」
長期以來,OpenAI高度依賴輝達生產的「現成」GPU。然而隨著生成式AI熱潮席捲全球,大型科技公司紛紛搶購高階晶片,供應鏈緊繃使得取得GPU的難度和成本雙雙升高。這也迫使OpenAI另闢蹊徑,尋求能補上算力缺口的替代方案。
博通晶片填補空白,非意在挑戰輝達
據知情人士透露,OpenAI早在一年多前便與博通展開合作,著手開發專用於模型訓練的定製晶片。博通主打的「XPU」晶片,正是針對特定應用情境設計的半導體,能精準對應ChatGPT等大型語言模型的訓練需求。一位接近OpenAI的消息來源指出,此舉並非為了正面挑戰輝達的霸主地位,而是為了「填補硬體需求的空白」。
這筆訂單的曝光,立刻引爆市場熱烈反應。博通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宣佈簽下第四家主要AI開發者後,股價於隔日交易中大漲,創下近年單日最大漲幅。博通執行長霍克·譚(Hock Tan)表示,這筆訂單將於明年夏季起貢獻營收,並顯著推高2026年的財務展望。他直言:「增加這位需求龐大的新客戶,完全改變了我們對未來的想像。」
擴張基礎設施,多管齊下解決算力瓶頸
除了攜手博通,OpenAI近來也積極透過多元合作擴充算力基礎。今年稍早,公司與甲骨文(Oracle)達成數據中心協議,每年支付超過300億美元租用雲端資源,同時與Google簽署規模較小的合同,以緩解即時計算壓力。此外,OpenAI還啟動代號「Stargate」的自建數據中心計畫,雖進度略顯遲緩,但顯示其正全面布局自主基礎設施。
這些動作,凸顯了OpenAI在硬體層面的焦慮與決心。隨著模型規模持續膨脹,算力已成為制約AI創新的最大瓶頸,而誰能確保穩定且可控的供應鏈,誰就可能在這場軍備競賽中勝出。
博通因AI大潮流,可能威脅輝達的領導地位
曾被視為手機晶片供應商的博通,如今因全球AI狂潮而地位水漲船高。自2023年以來,其股價已飆升六倍,市值甚至超越沙烏地阿美,躍升為全球第七大上市公司。今年8月,博通推出新一代Jericho網絡晶片,能跨距達60英里的數據中心進行高速連接,進一步鞏固其在AI基礎建設領域的戰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