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1-08 07:31

基金特蒐/全球中小股 獲利活跳跳

基金特蒐/全球中小股 獲利活跳跳
2016-01-08經濟日報 記者溫子玉/台北報導
全球總體經濟進入慢成長時代,具有創新能力的產業,才有機會創造高成長,其中醫療器材、海量資料等族群最看好。 本報系資料庫
美國聯準會(Fed)進入升息循環,人民幣重貶引發近日全球股災。回顧2004年Fed升息經驗,中小型股每股盈餘上升幅度領先大型股,股價成長動能可期,而多元布局的全球中小型股基金,將是升息之下的投資優選。
市場預估,今年全球小型股獲利增長達15%以上,動能優於大型股,觀察上次Fed升息經驗,保德信全球中小基金在二年內報酬率上看四成,堪稱一枝獨秀,此次又逢升息循環,保德信全球中小基金經理人高君逸透露,與市面上同類型基金多半布局小型股相比,該基金納入中型股,兼顧了成長性和穩定性。
高君逸表示,剛從交大畢業時,在銀行業從事信用評等工作,慢慢接觸財務金融領域後,才決定負笈英國攻讀碩士,結合財務和資訊(IT)所長,回國後,在金融海嘯前2008年進入投信業,從美國市場看起,一步步擴及東南亞、日本、中國市場。
「身處金融海嘯,市場崩跌,我負責美國市場,投資決策常常會被挑戰,那是最壞的時代,卻是最好的自我修練,可增進對股市的敏感度。」理工背景出身的他,研究科技產業自然更為得心應手。
當全球總體經濟進入慢成長時代,高君逸提醒,具有創新能力的中小型股,才有機會爭取較高的成長性,目前看好兩大題材:第一,是全球醫療保健產業,因人口高齡化,加上新興市場需求成長快速,長期趨勢確立。
在醫療保健產業中,高君逸特別看好「醫療器材」次產業,醫療器材是輔助醫護人員及病患疾病治療的工具,也常用在協助藥廠藥品研發、醫療檢測,隨著美國、西歐業者創新能力不斷改善,新一代醫療器材提高了診斷效率、準確度,同時降低侵入性;此外,醫療器材產業為醫療產業中,與經濟景氣循環相關程度較高的次產業,在全球景氣復甦的預期下,醫療器材產業將有所表現。
第二,則是「創新科技」,投資人可聚焦巨量資料(Big Data),也就是「大數據」;大數據已被喻為是繼大型電腦、個人電腦、網路及社群媒體之後的第五波科技浪潮,而在物聯網普及之下,將推動海量資料分析。
隨著社群媒體、手機到生產線、各種感測器等設備普及,來自不同管道的資料形成Big Data,透過相對應的分析軟體,了解客戶需求、提升企業競爭力、創造企業價值等,是目前政府及民間企業戮力發展的主軸。
高君逸也指出,聯準會(Fed)多次強調升息只會「緩緩進行」,低利環境仍有助於中小企業融資借貸,用於投資及併購;2015年以來全球併購金額已達1.4兆美元,為2008年以來最高;依照2003到2007年全球經濟擴張時期併購活動熱絡,進一步推動全球股市走高來看,2016年全球企業併購活動仍可望推升全球股市展望2016,高君逸說,歐美小型股仍為主要投資地區,不過美國在Fed升息影響下,短期受到衝擊,因此投資中小型股的目光,可轉往經濟持續復甦的歐洲,若偏愛中長期投資,可考慮分批或定期定額投資全球中小型股基金。
高君逸小檔案

現職:保德信全球中小基金經理人
學歷:英國基爾大學財務及資訊系碩士、交大資訊科學系
經歷:第一金投信基金經理人、三商美邦人壽投資經理
專長:全球市場及產業研究
資料來源:保德信投信 溫子文/製表
操作心法布局長期成長潛力個股投資全世界市值100億美元以下的中小型公司股票,並且是具長期成長潛力者,例如大數據、醫療器材,以掌握其蛻變為大型企業的爆發力,而且投資產業不設限,展望今年,歐美小型股仍為主要投資標的。
投資小叮嚀
定期定額建立部位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循環也是經濟擴張的加速期,但震盪也會加大,若偏愛中長期投資,可考慮分批或定期定額投資全球中小型股基金。
鎖定具創新能力的題材具有創新能力的產業及個股,才能創造相較高的成長率,也才有機會在未來三到五年內營運大幅擴張,建議目前投資可著重醫療器材、創新科技兩大產業趨勢。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