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洋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9-16 09:04

定期定額 養大退休金

定期定額 養大退休金
2016-09-16經濟日報 記者吳苡辰/台北報導
負利率浪潮襲捲全球,過去定存1,000萬元,每個月可以領到5萬元,退休生活高枕無憂,現在只剩下1萬元,等於退休準備金至少要5,000萬元,利息日漸稀薄,面對退休路迢迢,小資族該怎麼辦?
金融業者建議,採取定期定額投資策略,以複利的概念滾動出退休金,仍舊是做好退休準備的不二法門,國人過去習慣以定存作為投資理財的工具,但是在全球經濟陷入低成長的陰霾下,各國央行紛紛祭出負利率措施以提振經濟,台灣雖然不至於跟進,卻也面臨不小的降息壓力。
根據統計,台灣五大行庫1年期平均定存利率每八年就腰斬一半,2000年的時候還有5%,但是到了2008年砍到了2.72%,今年又進一步來到1.2%的低利率水準,定存利率直直落,衝擊著退休族的未來。
除了退休門檻提高之外,國內物價水準也年年上升,過去16年來,民生物價所累計的通貨膨脹率高達18%,反觀勞工的經常帳薪資只增加了14.8%,平均每年增幅不到1%,完全跟不上通膨的速度。
面對利息日漸稀薄,退休路迢迢,更應該採取主動積極的態度,正面迎戰。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定期定額」投資,滾動出豐富的退休金。「定期定額」是個老生常談的辦法,卻屢試不爽,因為透過它,可以達成兩項成果:一是分批布局,解決了「進場時點」高低的問題,降低波動風險;二是善用「時間」的優勢,結合「複利」的公式魔力,創造不可思議的效果。
以25歲進入社會的小資族為例,如果預計60歲退休,在每年8%投資報酬率的假設前提下,每個月只要定期定額投資5,000元,35年後,即有機會累計出1,200萬元的退休帳戶,而如果是35歲的壯年,同樣的退休目標與投報率假設下,每個月定期定額的金額要12,000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