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海洋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9-23 07:50
櫃買國際板美元債 發燒
櫃買國際板美元債 發燒
2016-09-22 22:55:04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近期市場預期美元升息腳步已近,櫃買中心的國際板債券紛紛出現發行人舉新還舊或發行新債。櫃買中心表示,估計9月贖回金額及發行金額分別達34.24億美元及66.94億美元,都創單月創歷史新高,顯示國際債券發行人已未雨綢繆即早因應。
挾著國內保險公司豐沛的資金實力,櫃買中心的國際板債券市場已是全球前十大市場。今年前八個月,國際債贖回金額33.15億美元,已高於2015年全年20.64億美元。
今年前八個月的總發行金額337.3億元,相當於平均每月發行42億元,但單單是9月就已發行66.94億美元,近期台灣的美元債市場十分熱鬧。
隨著美債市場利率大幅走跌,部分國內投資機構的美債部位若以市價重評,已有可觀的資本利得。然而,受限於部分國際債券發行人具有提前贖回的權利,投資人可能無法如預期實現利率走低的資本利得;也因為發行人有提前贖回的機制,不少有發行人在利率走揚前就發新債還舊債。
但這些贖回後的資金,若再找新的債券標的物再投資,恐面臨收益變差的風險。
不過,即使人民幣的寶島債退燒,國際板債券還是持續發燒,且是由美元債引領風騷。
櫃買中心總經理張麗真說,未來將持續推動發行量能擴大,吸引更多優質發行人及多元化商品種類的方向發展。
根據櫃買中心統計,今年前八月共發行130檔國際債,發行金額達337.5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7%。換算成新台幣,總發行金額近1.1兆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的發行金額,總發行金額持續創新高。
其中,有120檔326.57億美元的美元債、人民幣計價債券共發行了七檔合計人民幣60.25億元、還有二檔澳幣計價債券和一檔紐西蘭幣計價債券。
櫃買中心表示,今年國際債券發行案件明顯朝向多元化發展,與過去集中於寶島債及30年期美元債的情形相比,在債務求償順位、還本年限、及投資人與發行人範圍等,都逐步朝向更多元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