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洋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11-09 08:09

陸外貿不振 進出口雙降

陸外貿不振 進出口雙降
2016-11-09 03:35:45 經濟日報 記者孫淑瑜/綜合報導
大陸10月進出口數據皆不如預期,進出口雙降,延續9月疲弱態勢。分析認為,全球需求低迷、貿易總量萎縮的狀況短期難以改變,加上人民幣貶值對外貿的影響尚未體現,是大陸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10月進口降幅收斂則得益於內需改善。
華爾街見聞報導,據海關總署昨(8 )日公布的數據,按美元計,大陸10月出口總值1,781.78億美元,年降7.3%,差於預期的下滑5.9%,9月為年降10%;10月進口總值1,291.21億美元,年降1.4%,也差於預期的1%,9月為年降1.9%。
海關總署表示,今年前十個月,中國對歐盟、東協、日本等交易夥伴進出口增長,對美國進出口下降,歐盟為中國第一大交易夥伴,中歐貿易總值人民幣2.94兆元,增長2.3%,占外貿總值的15%;美國為第二大交易夥伴,中美貿易總值為人民幣2.75兆元,下降3.2%。
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劉亞欣說,大陸出口不佳與下半年美元強勢上漲,對新興市場需求、商品價格和其他貨幣計價的貿易壓縮有關。海通證券提及,從主要國別和地區來看,大陸對美國、歐盟、東盟、日本等地出口跌幅均較9月縮窄,而對韓國出口增速從-5.2%跳水至-18.1%。對歐盟、美國降幅較大,中銀國際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朱啟兵稱, 雖然最近從數據看歐美經濟還不錯,但從需求轉好到下訂單,再到出口好轉,仍有一定時間滯後。
目前歐洲需求逐漸好轉,美國則較為波折,7、8月的數據不佳,但9月後數據趨好,因此,朱啟兵樂觀預計,未來兩個月大陸出口數據應會有所改善。也有分析師對出口前景持悲觀態度。進入10月之後,人民幣兌美元接連下跌。與9月30日的6.6778相比,截至10月31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跌近1.3%,但出口不為所動。
民生證券高級宏觀研究員朱振鑫表示,美國大選後無論誰當選,都將偏向貿易保護主義,將是不確定因素。經濟日報提供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