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z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5-20 08:00
停電危機 撼動投資信心
今日為蔡總統任職滿五年,然而台灣一周內發生兩次大停電,讓蔡政府電力期中考顏面無光。如今政府無法堅守「不缺電」承諾,國人及外資加碼投資台灣信心大打折扣,更擔憂缺電是否會成為新常態。
以513及517大停電原因分析,中央政府將責任推向天氣炎熱、景氣活絡,以及台電並未將前述因素計算入5月用電需求,讓大型機組歲修無法供電;因此當遇上人為疏失或機組故障時,加上水力機組因水情不佳無法全力救援,才釀成兩次全台大停電。
政府理所當然認為,只要大型機組歲修結束6月前上線,或是天降甘霖確保水力機組運轉可以完全發揮,短期內確實不存在停電常態。
但若時間再往後拉一點呢?核二廠1號機因為燃料池貯存容量不足,只能運轉至今年6月10日,雖現階段已逐步降載,但昨日仍發揮85.6萬瓩的發電量。若6月中旬後天氣持續炎熱、不下雨,既使大歲機組歲修回來,少了核二廠1號機,政府有多少把握不缺電?
穩定供電不能每天乞求天降甘霖,依靠自由心證的需量反應解圍更是不切實際,需要長達十年以上的專業規劃。蔡政府力拚2025核電歸零、綠能發電占比20%確實有其考量。但現實就是,全力投入的綠電不穩定性無法取代火力基載發電,原應填補核電缺口的燃氣發電又因民意不埋單的三接、中火而卡關。
如今政府近期喊出響應「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目標雖好,但要如何達成,恐怕得要有更通盤而宏觀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