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5-08-12 06:02
關稅成本 美民眾恐背67%
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2025年8月12日 週二 上午4:10
根據高盛最新研究顯示,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對消費者物價的影響才剛剛開始,截至目前,美國企業承擔了大部分的關稅成本,但今年10月後,美國消費者可能得承擔三分之二的關稅。
高盛經濟學家哈祖斯(Jan Hatzius)在報告中指出,現階段美國企業承擔了大部分的關稅衝擊,隨著企業調整售價,關稅負擔將逐漸轉往消費者身上。
高盛的報告顯示,截至6月,美國企業吸收了64%的關稅成本、消費者負擔22%,其餘的14%由外國出口商吃下。不過許多企業有意調漲售價轉嫁關稅成本,預估到了10月,企業的關稅負擔將大幅下降至10%以下,屆時消費者將承擔67%,而進口商的負擔將提升至25%。
另外,據美國經濟諮商理事會(Conference Board)的企業信心調查顯示,64%的企業執行長確定會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16%的受訪者仍在考慮是否漲價。
一旦企業漲價,將會推高美國通膨率。高盛估計,聯準會(Fed)偏好的通膨指標-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到了今年12月將年增3.2%,進一步遠離聯準會2%的通膨目標。但如果扣除關稅,核心PCE將是年增2.4%,比6月的2.8%明顯降溫。
高盛指出,截至6月,關稅已經讓核心PCE增加0.2個百分點,預期將讓今年剩餘時間的核心PCE增加0.66個百分點。
高盛的報告進一步強化經濟學家普遍支持的觀點,也就是關稅將推高通膨。自美國就業報告意外爆冷後,市場的降息預期升溫。根據芝商所FedWatch工具,交易員預期聯準會9月降息的機率超過86%。然而關稅對通膨的影響讓未來幾個月的寬鬆前景蒙上陰影。
不過右傾的華府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經濟和貿易副總裁林西康(Scott Lincicome)認為,高盛的部分分析「仍處於非常初期階段」,暗示現在下定論還為之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