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7-04 10:56
工研院展現成果 秀輔助機器人
2015-07-04經濟日報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工研院院長劉仲明昨(3)日表示,今年院慶以「開放式創新、快速化鏈結」為主軸,要將工研院技術模組化、創新平台化。在此基礎上,用快速拼圖的方式,鏈結學界、業界外部創新資源,加速創新。
他強調,台灣正面臨產業轉型的關鍵時刻,工研院與外部不斷快速鏈結,當累積出的成果達到臨界點後,將可看到台灣轉型升級的成果,成為先進的創新國家。
劉仲明指出,工研院的任務就是要發展新技術,並將技術導入產業,以「新技術產業化」是工研院追求創新時不可或忘的核心價值。
工研院希望打造跨領域創新的環境,把創新、鏈結、快速與勇於挑戰的文化建立起來。以工研院累積多年的創新實力,與產業夥伴攜手,打造下個台灣黃金年代。
為發展跨領域創新前瞻技術,工研院深化與產、學、研合作並鏈結國際,以開放式創新加速產業效益,並在院慶的「開放式創新特展」中,特別展出工研院跨領域創新、產學研合作的技術成果。例如「身障行動輔助機器人」,為全球第一套針對亞洲脊損使用者體型設計的身障行動輔助機器人。
另外,登上英國Nature期刊的「可高速充放電鋁離子電池」技術,是工研院與美國史丹佛大學共同合作研發,不僅充放電效率高,重複充放電測試超過上萬次,是鉛酸電池的20倍以上。
外型輕巧的「無線行動3D掃描器—mScan」,是為搭配智慧手持裝置而設計,透過無線傳輸技術,使用者只需在手機、平板或筆電上安裝應用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