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6-06-08 14:21
大學課本這樣教!
媽媽離家是水性楊花?大學課本這樣教!
2016-06-08 14:17:16 聯合報 記者何定照
媽媽離開家庭就叫「水性楊花」,爸爸離開家庭就叫「拈花惹草」?由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大學用書《性別教育》,在課後習作設計學習遊戲,被認為具有單親家庭歧視、性別歧視,引發熱議。
這本《性別教育》教材由邱紹一、洪福源編著,於2009年出版,2013年二版。據了解,中山大學「性別教育」、輔大全人教育課程以及某所特教學校,都曾將此書列為課綱參考教材,國防部也曾將此書列為性別議題媒材資料推薦表。
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周雅淳指出,她因教課「性別教育」,每學期都會收到不同出版社寄來的教材,希望成為上課指定用書。日前她看新文京的《性別教育》,發現書中在「婚姻與家庭」章節中設計課後習作,要老師引導大學生在課堂遊戲中體會家庭概念。
然而這些遊戲竟然安排當老師指令為「水性楊花」時,角色為母親的學生須離開原組到他組,表示另組家庭;指令為「拈花惹草」時,則由角色為父親的學生到另組「另組家庭」。周雅淳說,如此遊戲不但充滿刻板印象偏見,且具道德譴責,怎能拿來教大學生?
周雅淳說,她就是單親媽媽,深感如此遊戲非常傷人。「難道離婚的人不能只因為有難以克服的歧見就和平分手?難道遭家暴離開者該受譴責?」她認為,就算父母是因外遇分手,教育現場也不該在已努力理解父母選擇的單親孩子心上灑鹽,教材設計者應考慮台灣現今班上都有很多單親孩子。
周雅淳在網路寫出看法後,眾多網友指出該遊戲30年前就有,在許多團康活動都出現,只是有時「指令」會換成「紅杏出牆」等。有網友表示,多年前也帶過這樣的遊戲,但當時不覺得不妥,回想起來確實有問題;也有人說,以前玩這種遊戲時以為是學成語,沒想到這還變成大學教材,「孩子就是被這種教科書教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