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5 05:30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表示,將重點投資的機器人,台股機器人族群聞訊大漲慶賀。 (彭博)
記者方韋傑/專題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4月下旬聲稱將回歸本業,可望重振特斯拉投資人信心,並使該公司重點投資的生成式AI、機器人等項目進度躍升,進而帶動供應鏈欣欣向榮。因此,台股機器人族群在4月初遭受關稅消息重創後,宛若久旱逢甘霖,聞訊一鼓作氣大漲慶賀。
觀察此次台灣機器人概念股在4月初的股災中,不以機器人硬體作為主要輸出產品的廠商,股價影響較為輕微。以上週來看,和椿(6215)單週股價大漲22.23%、羅昇(8374)漲幅17.01%、所羅門(2359)上漲13.87%。
台廠零組件 仍可望搶食商機大餅
馬斯克先前對於特斯拉旗下機器人Optimus明、後年的量產目標都要逐年成長10倍,2027年產量達到50萬至100萬台,相關數據被視為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成長的重要觀察指標之一。目前台廠在高階零組件領域面對歐美品牌完善的技術優勢、中低階零組件面臨紅鏈削價競爭,仍可望在全球人形機器人產值擴大的過程中搶食大餅。
隨著工業自動化需求緩步回溫,新一代智慧工廠全面提升機器人需求,智慧醫療、智慧物流等領域也皆更加講究人形機器人執行任務時的動作精確度。因此,高效馬達、控制器、制動器成為台廠鎖定開發的關鍵零組件,在可比日系廠商的品質以及相對實惠的價格驅動下,部分美系品牌或新創企業已開始逐步強化與台鏈合作。
此外,在訂單數大便是美的台系老牌代工廠中,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已宣佈公司「當然也會做整個人形機器人的組裝」。對此,市場看好在全球供應鏈去中化的趨勢下,台灣陣營有望迎來新一波的良性整合、併購與競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