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5-05 05:59

〈財經週報-國際市場展望〉第二季國際市場展望:後貿易時代的投資策略

2025/05/05 05:30  
市場擔憂情緒使美股從歷史高點回落,。但美股仍包含許多優質公司,相對不受關稅影響。(彭博)
■Henk-Jan Rikkerink
2025年第二季,全球市場正處於一個轉折點。在經歷第一季的波動後,主要經濟體展現出不同的調整策略,以因應後貿易時代的新挑戰。其中,關於貿易政策衝擊已重創美國市場信心,惟美國仍為一優質市場,經濟也持續穩健增長。歐洲已回應美國關稅政策,包括採取增加國防支出之主要措施,惟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中國大陸則重申其科技實力,突顯民營企業的重要角色,且中國政府有能力抵減關稅損害。面對新世界秩序已然浮現,投資人需根據各區域分歧走勢,思考新一季投資主題。
美國:風險與機會並存
目前美國市場確實出現風險。預期接下來可能看到兩股趨勢的角力︰一邊是財政寬鬆所引發的再通膨;另一邊則是因關稅和限制移民不利增長而造成的停滯性通膨。市場擔憂情緒使美國股市從歷史高點回落,並開始影響消費者信心。
然而,川普目標明確,企圖改善貿易收支以及製造業回流,長期而言有利美國股市表現。儘管最近出現回檔,但標普500指數仍包含許多優質公司,相對不受關稅影響。
此外,雖然有些軟性數據開始下降,但經濟整體來說仍具韌性。企業及家庭資產負債表強勁,可望支持更高的獲利表現,且接下來可能有減稅及法規鬆綁等利多,同樣有助增長。
歐洲:政策轉向帶來新氣象
歐洲在面對美國孤立主義傾向下,終於打開財政活水閘門,大舉投資國防領域,展現出政策轉向決心。與此同時,德國總理梅爾茨成功推動財政政策大轉彎。市場似乎認同這些舉措將成為啟動歐洲長期增長的轉捩點,故積極追捧最可能受益於歐洲財政挹注的國防和工業類股。
然而,除了直接受惠領域,目前還不清楚這筆支出將如何讓歐洲各產業雨露均霑。限制歐洲增長的人口結構與科技發展等問題,未必能獲得解決。歐洲政策制定者努力擬定各項計劃,以期提高競爭力,但至今尚未看到具體成效,故投資人仍宜保持謹慎。
中國:回歸內需與科技驅動
中國面對美國加徵關稅挑戰,積極透過促進內需消費支出與科技創新兩大面向加以應對。
一方面,中國政府將提高可支配所得與就業視為首要任務,並擴大財政刺激方案,這對消費企業而言可能會是利多。
另一方面,關稅和高階AI晶片貿易限制促使中國企業積極提高自身效率,催生如DeepSeek之最新模型,展現強大科技創新能力,顛覆各界對中國科技能力遠落後於美國的看法,並重新吸引投資人關注。
同時,中國似乎正積極改善與民營科技公司的關係,以期利用這股創新趨勢,並可望運用成功開發的AI科技,大幅提高各產業之生產力及獲利。
在後貿易時代,全球市場充滿不確定性,但也蘊含著新的機會。投資人應根據各區域的政策動向與經濟基本面,靈活調整投資組合,尋找具有增長潛力的市場與產業。
(作者為富達國際全球多重資產及投資方案主管)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