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價值投資   發佈於 2025-07-09 20:17

麥肯錫研究報告:18個產業將重塑全球經濟版圖 未來15年是關鍵期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2025-07-09 20:00


2024 年 10 月,國際知名顧問公司麥肯錫發布了一份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報告,對未來具有高成長、高活力的 18 個潛在產業進行全面且深入的預測分析。報告猶如一盞明燈,為我們洞察未來趨勢提供了寶貴的指引。



麥肯錫研究報告:18個產業將重塑全球經濟版圖 未來15年是關鍵期(圖:Shutterstock)



報告中首先回顧 2005 年到 2020 年期間的產業發展,電子商務、生技、電動車、消費性網路和雲端服務等 12 個產業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動能。它們的營收年複合成長率 (CAGR) 達 10%,市值 CAGR 速度更高達 16%,在全球 GDP 的份額從 3% 顯著增長到 9%,實現兩倍的增幅,但其他產業的營收 CAGR 僅 4%,市值 CAGR 也只有 6%。



展望 2040 年,麥肯錫預估有 18 個領域將重塑全球經濟格局。這些領域廣泛涵蓋從 AI 軟體和服務到網路安全,從未來的空中交通到肥胖和相關疾病的藥物,從機器人到非醫療生物技術等。它們有望產生 2 兆至 6 兆美元的利潤,在全球 GDP 的佔比可能從目前的 4% 大幅提升至 10% 至 16%。

這 18 個產業可清楚分為三類,具持續競爭力、在當下和未來都保持著高成長和高活力的產業;分拆產業則由當前產業的特定部分構成,有著自身獨特的高成長和高活力發展軌跡,最後則是具備高成長潛力和活力的新興產業。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電子消費品、生物製藥、工業電子、基於資訊的商業服務和支付這 5 個行業,由於後續缺乏成長和活力,可能難以在未來持續發展,但清潔氫氣、低碳材料、核融合、面向老年人的產品和服務、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永續燃料、虛擬實境和擴增實境、Web3 包括去中心化金融這 8 個新興領域,雖到 2040 年可能顯示出高成長和活力,但因存在不確定性,未在本次報告中進行分析。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經深入研究確定了 18 個將主導未來成長的 「競技場」(Arena)。這些領域不僅成長潛力巨大,競爭格局也充滿活力,預計將創造 29 兆至 48 兆美元的收入,占到全球 GDP 增量的三分之一。它們將成為技術革新、資本流動以及產業遷移的領導者,不僅是發展風口,更是推動系統性重構的重要陣地。

這裡所說的 「競技場」是指由技術突破、投資升級以及市場擴容這三個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高成長與高活力並存的動態生態系統,共同特徵是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高成長),競爭格局持續變動 (高活力)。

進一步分析後可發現,這些「超級賽道」的興起,主要源自於三股深層的驅動力量。其一,技術與商業模式變革,例如雲端運算、AI、大模型、自動駕駛、模組化建築等,從根本上改變了產品形態和服務方式;其二,漸進式投資機會,在這些行業中,注重技術升級、網絡效應、數據累積等「內功」的投資,往往能收穫規模性回報,並獲取持續的領先優勢;其三,龐大或爆發性的市場需求,全球數位化、能源轉型、中產消費升級等趨勢,持續催生出新需求,開拓出新的市場空間。

當上述三個要素相互作用,形成正向回饋機制時,產業競爭就進入了一種「升級式競爭模式」。企業為了不被市場淘汰,必須持續加大投入,每次投入不僅提升了自身競爭力,也抬高了整個產業的進入門檻,最終優勝者將佔據大量市場份額,失敗者則迅速被淘汰。這就是麥肯錫對「競技場」的核心定義,它是一種不斷進化的產業結構模型,如同一場不能停歇的商業馬拉松。

未來潛在競技場可分為三類。一類是目前競技場的延續,包括電子商務、電動車、雲端服務和半導體這 4 個領域。二是某些當前競技場的細分市場,它們可能將從現有行業中突破出來,發展得足夠大、足夠快,衍生為新的競技場,有 AI 軟體和服務、數位廣告、串流媒體三大領域。第三類則是與當前競技場關係不那麼緊密的新興競技場,雖處於不同演變階段,但共享自駕車、航太、網路安全、電池、電子遊戲、機器人、工業和消費生物技術、模組化施工、核裂變發電站、未來空中交通、治療肥胖症及相關疾病的藥物這 10 個領域已展現成為「競技場」的初步跡象,值得為未來發展,以便為未來發展為未來發展。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