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6-06 09:06
中美對話登場 鋪路歐習會
中美對話登場 鋪路歐習會
2016-06-06經濟日報 記者郭玫君、編譯任中原/綜合報導
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今明兩天在北京舉行,將為9月杭州G20的「歐習會」鋪路。但大陸外交專家表示,美國面臨總統大選,對未來戰略部署能力和意願都不強,即使有成果,新政府上台也未必延續。
中美這輪對話中將就諸多議題展開討論,戰略方面包含南海爭端、朝鮮半導核問題等;經濟議題方面,美國已在對話前夕拋出數個目標,包含希望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能取得進展、大陸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削減鋼鐵過剩產能等,並探討在美國設立人民幣交易中心。
第六次中美戰略安全對話昨先在北京舉行。大陸外交部副部長張業遂和美國副國務卿布林肯共同主持,雙方就共同關心的主權安全、海上安全、網路等重要問題,交換意見,並同意繼續利用中美戰略安全對話機制保持溝通、管控分歧。
美國國務卿柯瑞昨天已抵達北京,他在前一站蒙古受訪時警告,指中國若劃定「南海防空識別區」,美國將視為「挑釁和破壞穩定的行為」,會造成中國與亞洲鄰國的緊張情勢。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是中美間參與部門最多、議題最廣的高層對話機制,今年是美國總統歐巴馬任內最後一輪,對話成果備受期待。香港明報引述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認為,今年對話重點在經濟,因美國本屆官員任期接近尾聲,對戰略部署能力和意願不強。近來中美經濟都疲軟,要借這個場合強調兩大「發動機」作用,為世界經濟帶來信心。
新華社昨則發表多篇評論、看點前瞻等,強調此輪中美對話的特殊意義,並指確保此次對話磋商成功,美方與下屆政府實現對北京政策積極對接,應為重要一步,並未提及美方最關切的產能過剩等敏感問題。
財新周刊今將出版的社評則指出,美國民粹主義情緒泛起,美國下任總統極可能在貿易採強硬立場,中國應運用外交手段和法律手段,回應海外反傾銷、貿易保護措施,同時也應切實推進供給側改革,化解過剩產能。
美國財政部長陸伍5日表示,美國與中國間多年來的匯率爭議已經獲得進展,而現在美國關切中國經濟擴張的核心問題,在於能否有效控制產能過剩。
陸伍在北京清華大學發表演說時指出,中國政府在匯率問題上正朝形容正確的方向邁進;「中國已決心有秩序地邁向更加市場導向的匯率(體制),這對中國堅持改革路線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