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洋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9-16 08:51

多元收益資產 抗波動

多元收益資產 抗波動
2016-09-16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9月超級央行月,總計全球近20個國家在本月召開利率會議,牽動國際資金的敏感神經,其中重量級會議集中在下半月登場,包括日央行及美聯準會,台灣央行也將在29日召開理監事會議。
最近金融市場缺乏方向,讓各國央行政策成為風向球。由於全球經濟維持復甦,主要資產近一季走勢上揚,歐洲央行會議已宣布寬鬆政策不變,並強調歐洲經濟保持韌性,調升歐元區經濟成長率0.1個百分點至1.7%。
日本央行21日宣布利率決策結果,市場預期央行擴大負利率的說法再度甚囂塵上,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指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指出央行的貨幣政策效果正逐步反映在實體經濟,呼應央行行長黑田東彥9月初的說法,也就是在具備放寬貨幣政策的空間下,可能下調利率及增加資產購買。
摩根大通證券預估,日本央行本會期可能調降利率至負0.3%,並增加日本公債購買規模至90兆日圓,J-REITs購買量提高為日圓2,000億元。
至於美國聯準會的升息時程,美國利率期貨顯示,投資人預期9月升息的機率約22%,12月為56.8%,月底按兵不動的機率較高。不過,台新投信投資長莊明書認為,聯準會官員頻繁釋出鷹派訊息,不排除本月突然升息,投資操作宜防患未然,做好下檔保護。
施厚德指出,儘管聯準會升息仍是未知數,但可預期全球低利環境不會改變,成熟國家負利率公債已突破13兆美元,跟隨市場趨勢納入多元收益資產,不但是主動因應做好準備,孳息有助提升投資報酬,也能在市場震盪形成保護力。
野村多元收益平衡基金經理人李佑慈表示,低利環境主要受惠者就是債券,在聯準會緩步走向利率正常化,預期升息對於債市影響有限。其中美債相較歐債和日債具有殖利率優勢,基本面相對穩健,後續來自美國以外的買盤可望支撐美債表現。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