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5-05 06:03

〈財經週報-台灣科技業〉川普關稅政策變變變 台灣科技業韌性強

2025/05/05 05:30  
因應對等關稅延後實施,台灣科技業第二季忙著趕工出貨,後續仍有待觀察,估計到下半年才會比較明朗。(彭博)
記者洪友芳/專題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大打關稅戰,因應對等關稅延後實施,台灣科技業第二季忙著趕工出貨,預期將帶動多數業者營運持續成長,並展開美國等多元化產能的調配;關稅風暴的不確定變數恐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供應鏈成本、終端市場需求是否受影響還是未知數。業界認為,後續仍有待觀察,估計到下半年才會比較明朗。
關稅風暴衝擊 下半年才會比較明朗
為了解決美國債務危機、長期貿易逆差問題,川普重返白宮後,大打關稅戰,4月2日宣布將對個別國家徵收10%至50%不一的對等關稅,並全面課徵10%的進口貨品關稅;課徵10%的關稅已於4月5日生效,原訂4月9日生效的對等關稅則在實施前緊急宣布暫緩90天,引發各國正排隊與美國協商調降對等關稅的可能性。
美中貿易戰加劇,雙方互掐脖子,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經過疊加後,提高至145%,中國也報復性對美國進口商品關稅調高至125%。台灣等全球的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及半導體晶片雖暫時在美國關稅的豁免清單中,但川普揚言將會有個別關稅,並傳出半導體業也將被進行國安貿易調查,關稅不確定變數與後續效應,恐對全球經濟恐造成衝擊。
受惠AI伺服器、筆電等相關客戶因應關稅、提早拉貨效應,電子代工廠包括鴻海(2317)、廣達(2382)、緯創(3231)、英業達(2356)等,第一季營收皆繳出佳績,寫下歷年同期新高或單季歷史新高,預期第二季將延續提早拉貨的效應,帶動營運成長可期。
半導體大廠營收、獲利 超乎市場預期
半導體大廠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日月光投控(3711)及供應鏈諸多廠商,第一季營運表現也淡季不淡,加上匯率有利因素,營收與獲利相繼繳出超乎市場預期的成績。
以台積電為例,受惠AI需求帶動先進製程佔比居高不下,第一季營收達8392.54億元、年增41.6%,稅後淨利3615.6億元、年增6成,相當日賺逾40億元,單季每股稅後盈餘13.94元,營收與獲利創皆創同期新高,預估第二季營收將季增近13%,全年財測年增24%-26%與資本支出皆維持不變。
台積電表示,關稅政策雖存在不確定性與風險等潛在影響,但尚未看到客戶有任何訂單或行為轉變,未來幾個月也許整體關稅情勢會更加清晰,公司將持續密切關注相關情勢對終端市場需求的影響,謹慎以對。
製造搬到美國 躲過關稅、生產成本暴增
業界普遍認為,川普關稅政策變來變去,還處在不確定狀態,目前還看不出影響程度如何。但針對要賣進美國的產品,成本勢必提高,業界都要面對,即使將生產製造搬到美國,雖不用課高關稅卻也導致生產成本提高。美國的關稅政策將會對世界貿易、經濟、產業造成重大影響,面對這變局,對台灣廠商的韌性是一大考驗。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