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2-15 03:09
陸股跌深 惜售氣氛濃
陸股跌深 惜售氣氛濃
2016-02-15 01:46:16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宸誼/台北報導
在台灣掛牌的陸股ETF愈來愈多,顯示台灣投資人對於中國資本市場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基金經理人認為,儘管華人春節休市期間,歐美日等股市重挫大跌,引發市場對今(15)日陸股新春開紅盤日的憂慮與不安,不過,由於猴年陸股仍受到中國政府政策引導,專家預期投資3,000點以下的上證指數風險已相對有限。
元大上證50 ETF經理人林孟迪指出,上證指數修正至3,000點以下後,已經回到2015年初的起漲點,且在修正的過程中,量能已逐漸縮小,市場惜售氛圍已現。就單純的指數位置來看,今年第1季投資3,000點以下的上證指數,下行風險有限。
雖然全球金融市場現在充斥著油價下跌、IS恐攻、美國升息與經濟衰退的陰霾中,然中國股市在政策穩增長的指引、MSCI將中國A股納入其指數成分與人民幣成為特別提款權(SDR)的一員助攻下,本著既有之人源、物源、金源與廣大的市場,再加上股價指數的回檔所觸及的投資價值,在今年的波動後,陸股仍為未來在投資板塊上不可或缺的一環。
今年初人民幣匯率大貶,引爆從亞洲、歐洲至美洲,由匯率、股市到商品價格,連珠炮式的金融市場波動,不僅投資人詫異,更大聲宣示大陸在未來世界舞台的角色。不可否認,政策的引導仍是現階段觀察大陸金融市場未來趨勢非常重要的關鍵因子。
從「十三五」規畫的令人期待,國家隊出擊的護盤成效、到拍案驚奇的「熔斷機制」,都說明大陸經濟與金融的政策,在市場波動的主導性。然中國政策在穩健與增長的拉扯下,與其鑽研捉摸不定的政策,不如就觀察外顯金融經濟數字,應該比較務實。
林孟迪認為,在股價、指數變化方面,經過日前修正,無論個股或指數似乎回到了價值投資,上證指數平均本益比在18倍下,上證50指數平均本益比更在12倍以下,顯見投資價值已然浮現。
元大滬深300單日反向1倍ETF經理人陳重銓表示,繼歐洲央行暗示寬鬆之後,日本央行也意外宣布使用負利率,短期有助於陸股止跌回穩,但也加大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