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9-15 07:50
《台股青紅燈》後QE到QE後
2015-09-15
6年前,全球央行競相QE(貨幣寬鬆),資金潮湧向投資市場,投資是「情勢大好」;到了後QE時代,雖然全球央行放緩釋資規模,但還未緊縮,在市場資金依然充沛下,投資市場還是「大好情勢」;但到QE結束、升息號角響起,資金將轉趨緊縮,投資是風險大過機會,若還貿然投資,那恐怕變成「好大事情」。
美國聯準會(Fed)即將召開利率會議,雖然升息或不升息可能性各半,但升不升息只是早晚問題。
6年來的QE是否有效拯救經濟?市場看法兩極,站在聯準會、歐洲央行或日銀等角度,貨幣寬鬆(QE)的確讓全球經濟在2009年金融風暴後免於失控危機,可等待復甦的奇蹟發生。
但相反立場者卻認為,QE只是麻痺衰退痛苦及怠惰改革,結果是造成財政赤字惡化,推升資產泡沫及經濟失衡依舊,且就業復甦有氣無力。
在後QE時代,全球投資市場是股優於債、成熟股市優於新興市場及美元強勢商品價跌;但QE結束、市場升息後呢?投資市場將有更多種可能變化及風險,包括美元指數再飆、油金價格看跌、人民幣走貶、A股再下探等。既然前景如此難測,在Fed啟動升息前,最佳投資策略就是現金為王,不投資就是最好的投資。(費特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