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5-05 06:03

〈財經週報-時事求是〉台幣升值與對等關稅

2025/05/05 05:30  
美國總統川普想要解決美國貿易逆差的問題,以關稅搭配匯率應該是更好的選擇。(美聯社)
■魏錫賓
美國總統川普要讓美國再次偉大,降低貿易逆差是其中一個目標,除了提高關稅稅率外,並傳出迫使貿易順差國貨幣升值也是選項,使得外匯市場躁動不安。即使央行進場調節,5月2日新台幣對美元匯率仍大幅升值3.07%,且成交值罕見拉高,似有資金聞風而至推動預期的自我實現之跡象,出口廠商同時面對雙率(關稅稅率與匯率)抑制的壓力。
以價格競爭來說,廠商以低價販售,除了賠本之外,可能是因取得原物料、人力成本較低,或是生產效率較高等原因。在國際市場上,則又更為複雜;即使出口廠商的售價未變,但兩國間的商品相對價格,還是會因外在關稅或匯率的調整而改變,因而影響了價格競爭力。

川普想要解決美國貿易逆差的問題,必須盡力提高出口、減少進口,而提高關稅稅率可以壓制進口,使美元貶值,則能使美國產品相對外國產品在國內和國際上的價格競爭力都提高。
關稅由進口國的進口商支付,理論上與出口商無關,但美國政府收取了更高關稅,強勢進口商可能提高產品售價,轉嫁給消費者,或是要出口商吸收一些,另不管如何閃躲,終端商品的價格上漲,終會造成需求的下降,連帶著供應鏈上下游廠商的營收與獲利,也都會受到影響。台灣部分科技公司的商品雖未直接出口到美國或美國市場僅佔一小部分,但只要是在同一供應鏈上,仍會間接受到大小不一的衝擊。
提高關稅「操之在我」,美國可獨自決定對外來商品課徵的關稅稅率;不過,其國內產品售價的增加,很容易直接連結到關稅的提高,且與行之有年的自由貿易趨勢背道而馳,較不易獲得大眾支持,甚至迎來「對等報復」,因而沖淡減少貿易逆差的效果。
從策略上來說,以關稅搭配匯率應該是川普更好的選擇。匯率是兩國貨幣間的相對價格,也需要對手國配合;不過,對美國有大額出超的國家,大都是有國際貿易順差的國家,貨幣稍稍升值並不為過。從理論和實務上來說,不少國家的貨幣,目前確有升值空間。
貿易順逆差不只跟價格有關,長期更受技術、品質、服務等左右,就像國內一般商品的競爭一樣;不過,短期的匯率與關稅稅率調整,確會產生效果,因此,部分的妥協可能難以避免。
對國內出口商來說,匯率有遠期外匯、選擇權、貨幣交換等避險工具可以使用,雖要付出避險成本,但是貨幣升值的風險相對可控;然而,過去新台幣長期維持穩定,一般中小企業避險額度可能甚低或只採自然避險,與關稅一樣,因應能力不如大企業,可能需要更多的協助。
貿易談判還沒有結果,川普出其不意的行事風格,令外界難以捉摸,使出口商無所適從;不過,美國首季國內生產毛額(GDP)相較前一季,雖然出現負成長,投資卻大有增長,可能有些新趨勢在緩慢形成中。貿易戰即使不會在短期結束,企業布局卻不能停止。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