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6 05:30

近期這波台幣升值來得又急又猛,加上房市處於買氣谷底,恐難複製上一波台幣升值帶來的房價上漲走勢。(記者徐義平攝)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前一波新台幣兌美元升值,即二○一九年年中至二○二一年第三季,從三十一.五元升值至二十七.七元,期間北市房價增值幅度約一成;不過,房仲業者指出,當時因疫後通膨、原物料、造價及工資等大幅上揚,推升房價上漲,但近期這波台幣升值來得又急又猛,加上房市處於買氣谷底,恐難複製上一波台幣升值帶來的房價上漲走勢。
房市處買氣谷底 難複製疫後榮景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解釋,二○一九年至二○二一年台幣升值期間,升值過程相對緩慢,加上房市歷經二○一六年修正築底後,進入緩步復甦階段,接著疫情後出現通膨,營建成本、工資跟著上揚,在造價墊高之下,直接推升房價,因此,前波房價上漲背後力道,造價上揚比匯率波動來得大。
今年受到美國關稅議題以及全球經濟影響,股、債、匯市接連出現大幅波動,曾敬德表示,清明節過後台股先是重挫,槓桿族受傷慘烈,又遇到台幣急升,波動幅度彷彿虛擬貨幣,加上美債送分題變成送命,投資民眾面臨股債雙殺局面,預期有些產業可能面臨匯損壓力,因此,長期需要觀察企業經營是否受到台幣快速升值衝擊。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這次台幣大幅升值絕非無跡可尋,從三月底美國公布「骯髒十五國」,到四月二日川普開啟關稅戰,都把匯率操縱國當成關鍵議題處理,自然壓縮央行匯率決策、操作的空間。
而房地產則因流動性差,形成抗跌的表象,但實質投資收益相對低,且剛性需求房貸負擔率高、買氣受選擇性信用管制壓抑等結構性問題,都使台幣走強拉動房價續漲的連動效應不再是送分題。相對來說,台幣大漲,傷及出口業、金融業筋骨,加上關稅的不確定性,恐將進一步清零投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