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4 06:11

南韓美妝產品在過去十多年來已成為亞洲文化輸出的重要象徵,在美國已超越法國巴黎萊雅(LOREAL)和香奈兒(CHANEL),成為最大美妝產品進口來源。(路透檔案照)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雖然汽車和智慧型手機可能是南韓對美國出口的最大品項之一,但很少有商品能像南韓美妝產品一樣擁有如此忠實的擁護者。
英國廣播公司(BBC)2日報導,涵蓋南韓各種護膚和彩妝產品的統稱「K-beauty」,由於品質與性價比而備受讚譽,近年來需求激增。而南韓文化在全球的吸引力,也進一步推動其美妝產品的流行。
美聯社報導,南韓美妝產品在過去十多年來已成為亞洲文化輸出的重要象徵。市場和消費者研究機構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也指出,南韓已超越法國巴黎萊雅(LOREAL)和香奈兒(CHANEL),成為美國最大美妝產品進口來源。
美國的27歲平面設計師佩兒‧麥(Pearl Mak)告訴BBC,她是透過朋友認識K-beauty產品,相較於一些成分偏刺激的西方品牌,南韓的精華液更適合她的膚質,「現在我的護膚產品有95%都是韓國製。」
麥珍珠並非唯一偏愛南韓護膚品牌的人。業界估計,2024年美國人花在K-beauty產品上的金額高達17億美元(約507億台幣),比前一年成長逾50%。
美國總統川普已對南韓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徵收15%的關稅,儘管比他先前威脅的25%稅率為低,但許多消費者仍不敢掉以輕心。
美國K-beauty零售商Santé Brand的創辦人韋爾(Cheyenne Ware)告訴 BBC,「當關稅消息傳出時,消費者開始思考該如何應對衝擊」。該公司在4月川普宣布對全球大多數商品徵收進口關稅後,訂單激增近30%。
另一家零售商Senti Senti的經理溫妮‧鍾(Winnie Zhong)表示,自從川普開始釋出關稅威脅後,該公司就擴大進貨。本週,她還收到供應商的通知,提醒零售商「趕緊囤貨,以免關稅上路」。
2家業者都指出,隨著關稅推高整個產業的成本,K-beauty產品價格勢必上漲。韋爾說,「任何告訴你價格會在未來2年保持不變的人,都太天真了。」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經濟學者李文燮(Munseob Lee)指出,漲價幾乎無可避免,尤其是在亞馬遜等平台上經營、利潤空間極低的小型美妝賣家。即使價格上漲,由於南韓文化在全球的高人氣,K-beauty產品在美國的需求仍將持續強勁。
溫妮‧鍾認為,顧客仍會想購買南韓產品,只是漲價可能導致購買數量減少。佩兒‧麥也說,漲價不會讓她停止購買最愛的產品,「要看漲多少,但就目前而言,我願意多付錢買相同的產品。」
報導指出,南韓大型美妝品牌相較於小型競爭對手,更有能力消化關稅成本。南韓商業顧問馬穆(Eyal Victor Mamou)指出,這些大型企業由於擁有較高利潤率,可避免對消費者大幅調漲價格。
然而,對於仍在南韓生產的小型K-beauty公司而言,控制成本將變得困難。影響需要一段時間才會顯現,因為目前市面上販售的多數產品,仍以現行價格下單生產。
美國消費者是否會因此轉向購買美國製美妝產品,目前仍有待觀察。佩兒‧麥表示,她暫時不會選擇美國品牌產品,「我確實經常搜尋美國品牌的替代品,但至今沒找到能與我現在使用的產品一樣有效的。所以目前我不會改買美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