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4-10 10:42

外資:電子非電股比拚 下半年非電有風險

2015年04月10日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ReNews/20150410/640_ff0378503d61229acf9645cc2b8d0d83.jpg
圖為基隆港貨櫃碼頭,港內貨輪正進行貨物的裝卸作業。資料照片
台股電子股和非電子股價差異有多大,歐系外資表示,從2008年電子和非電股價估值就有相當的差異,以2015年來看除去面板和DRAM類股來看,電子類股為13倍PE比,而非電為19倍PE比,但非電子類股下半年兩岸政策受限和大選不確定風險,股價差距僅會是溫和縮小。
歐系外資表示,基本面的轉變是影響股價估值的原因,過去5年電子類股股東權益報酬率雖有成長,但因波動性,市場趨勢有轉往非電子類股的傾向,且市場也出現因產業成熟度,電子類股成長力道和股價估值恐有逆風的雜音。
在非電子類股上,歐系外資也指出,相較於台灣電子類股跟著全球趨勢走,台灣非電子類股跟內需政策息息相關,尤其是兩岸政策的改變,也是影響非電子類股重啟評價的原因,但並非是非電子類股驅動股東權益報酬率的題材。
那麼電子和非電子類股間的股價差距能否縮小,歐系外資說明,電子類股在全球經濟復甦和物聯網驅動,今年下半年仍有正向的題材。但非電子類股因兩岸政策恐有受限,以及大選不確定因素的風險,因此下半年電子和非電子股價估值差距可能僅是溫和縮小。
類股佈局上,電子建議加碼上游半導體和電信類股,中立看待電子硬體,非電子部分,也中立看待營建資產和金融,減碼原物料和運輸類股。(陳俐妏/台北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