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5-10-04 09:44
財經觀點/游資外移 糾紛湧現...海外交易停看聽
2015-10-04 聯合報 21世紀不動產董事長王福漲
台灣景氣指標持續創低,國內當前投資環境不明朗,去年起游資紛紛往外流動,海外置產已成最新投資趨勢,但交易糾紛也隨之湧現,使得海外交易安全成為當前急需關注焦點。
內政部日前表示,房仲業者從事國外不動產仲介業務,應確實遵循國內相關法令規定,需嚴格遵守「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消費者保護法」及「公平交易法」等規範,提供給民眾正確及充分的消費資訊。
目前市面上海外交易產品眾多,觀察現狀,問題重重。有些業者與海外建案經銷商接案簽約後成立國際地產公司,也當作代銷中心,便開始抬高價差銷售,獲利幾筆後引退市場,成交後更沒有提供客戶售後代管及出場服務,緊接著客戶出現問題就開始閃躲消失不見,成為海外置產當前最大風險與隱憂。
也有些仲介業者或中間介紹人是自身訓練不足,不僅缺乏不動產專業知識,連當地語言都無法溝通等問題,欠缺購屋流程及客戶服務等專業。為保護自身權益,消費者進場買海外第產時更需謹慎做足功課,即便打著高投資報酬率等宣傳,但若置產過程及後續服務缺乏安全性,容易導致消費者受害。
如果真的要買海外不動產,消費者最好選擇有一條龍服務的業者,另外也得思考一下究竟購買海外不動產的目的為何。最好先列好簡單的疑問項目,例如未來如何退場、由誰接手、誰協助辦理出售事宜,若出租則由誰協助物業管理、如何收取租金、要繳多少稅,這些問題都相當重要,若業者無法順利回答,也代表對方有失專業,最好盡量避開。
資訊爆炸的市場中,消費者更要注意各國不動產法令、產權性質、貸款限制、稅費負擔、匯率、政經情勢等,這些項目都與台灣不同,海外置產嚴選房仲品牌才是首要關鍵,最好避開沒聽過的單一公司,盡量選擇具有全球通路的業者,較具保障,另外也可以打探業者風評,避開墊高價差的業者,以免受騙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