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9-09-23 16:18

ETF受益人數突破70萬

金管會預計10月底首次檢視所有ETF受益人分布狀況,為達到分散目標,各投信近半年加大推廣力道,帶動ETF總受益人激增5.5萬人、突破70萬人,包括債券ETF也增加近萬受益人,創下歷年同期最大的成長紀錄。

經濟日報提供
rgb(255, 255, 255)
國內ETF市場也因此出現了新一波的受益人增長高峰,此前2018年受益人就有加速的趨勢,從當年初的43萬人增加到年底的逾64萬人,一年大增21萬人、是歷年最多,其餘年度僅數萬到10萬人。今年的3到8月之間,則激增5.5萬人、總受益人來到71.4萬人,持平2018年同期最快的增速,裏頭包括了債券ETF,增加8,209名受益人,是該類型產品問市以來最快。以非債券類型來看,增加最多的產品多半是知名度已經很高(受益人原本就多),或各投信重點宣傳、抑或行情帶來助攻,如元大高股息大增3萬名受益人,元大ESG永續、元大台灣50和元大S&P石油正2也增逾1萬人,富邦台50、國泰費城半導體、台新MSCI中國、中信中國50等,增逾3,000人。債券產品來自政策刺激的效果較大,增加最多是掛牌最久的元大美債20年增加2,213人,其次元大AAA至A公司債1,205人,元大投資級公司債844人,台新JPM新興債725人,富邦美債20年557人。還有國泰A級醫療債、群益15年以上電信債、中信美國市政債、元大美債20年正2、富邦中國政策債等,分別增加340至500人不等,以具備高安全度且漲幅領先性質的公債、公司債最具推廣成效。由於受益人推廣,現有的200檔ETF當中,受益人不及百人的檔數,也下滑到52檔,其中42檔為債券ETF;預料9月將再減少。值得注意是,受益人推廣良好的產品也集中大投信,部分如台新、中國信託等有金控大集團支援,其餘後進投信要做分散化顯然更有難度。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